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我國首次為GDP質量排座次

發佈時間:2011年08月01日 15: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舜網-濟南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國首次為“GDP質量”排座次

  北京居首位 山東排第八

  近日,我國各省區市上半年國內生産總值(GDP)數據陸續公佈,除京、滬外,29個省區市上半年GDP增速均超過了全國9.6%的水平。與此同時,一份關注中國GDP發展質量的報告———《中國科學發展報告2011》,也由中國科學院于29日正式對外發佈。排名顯示,北京、上海等4個直轄市GDP質量排序處於最好位置,而西部省份GDP質量排序則處於比較落後的位置。

  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這是我國首次就各地區的國內生産總值(GDP)的質量進行排名,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中國經濟評價中心主任劉煜輝對記者表示,排名會改變中國以往以GDP為導向的政績考核體系,對提升我國經濟增長質量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讓公眾科學地認識GDP

  從報告對各地GDP質量指數排序來看,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GDP質量排序中居於前10名的依次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江蘇、廣東、福建、山東、遼寧、海南。居於後10名的依次是:江西、湖南、山西、廣西、雲南、新疆、青海、貴州、甘肅、寧夏。由於數據標準原因,中國GDP質量指數排序中暫未列入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省;因統計數據不夠完整,西藏自治區雖列入統計,但未予排名。“從排名中,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地區差異顯而易見。”報告的主編、國務院參事、中科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直轄市(除重慶外)和GDP大省均位列前10名。而東北三省GDP質量排序處於較好位置,説明近年老工業基地振興取得較大進步;但中部省份GDP質量排序處於一般位置,須投入更大努力;西部省份GDP質量排序位置比較落後,發展空間仍然很大。

  牛文元指出,之所以要在此時公佈這一報告,主要目的在於,“讓公眾科學地認識GDP,既不盲目崇拜GDP,也不盲目拋棄GDP。”他強調,“我國各地區應當不斷追求理性高效、少用資源、少犧牲環境,綜合降低自然成本、生産成本、社會成本、制度成本前提下‘品質好的GDP’。”

  地區發展不平衡凸顯

  然而,在報告中,將各地區GDP數量指數和質量指數作比較時發現,中西部雖然GDP質量不高,但增速卻明顯高於東部。“發展的不平衡問題,是導致各地區GDP質量指數差別大的原因所在。”劉煜輝認為,區域經濟差異非常大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這與過去30年中國改革開放所實施的政策分不開。東部沿海地區先富起來,再帶動中西部地區發展。所以,目前在進入GDP質量排名前10位的3個直轄市中,工業化已經進入一個成熟階段,目前處於産業結構的提升過程中。北京、深圳、廣州等這樣的城市國際化程度已經相當高了。而其他省市,如雲南、貴州等省,還處於完整的工業化體系未完成階段,因此自然落後一些。“但是,GDP增速呈現出中西部高於東部的狀況,是我國區域經濟結構變化所致。”國家發改委中國宏觀經濟學學會秘書長王建認為,近年來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促使上遊産業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我國區域經濟的比重分佈。作為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得益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經濟獲得了飛速發展。而處於下游的東部地區,受上遊原材料成本上漲等因素的倒逼,放慢了經濟發展的步伐。

  GDP大省急需戰略轉型

  面對目前各地區GDP數量指數與質量指數出現差異、發展不平衡的表現來看,牛文元強調,理論上,中國GDP質量指數試圖回答GDP如何反映真實財富、可持續發展及社會和諧水平3個問題。應用上,與以前的綠色GDP相比,中國GDP質量指數並非只側重考慮資源與環境代價(自然資本),也平行考慮社會和諧與民生幸福(社會資本),還考慮發展觀念與管理水平(行政資本)。

  劉煜輝表示,中國多年來一直沿用拿GDP來作為衡量地方政績乃至國家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中國GDP多年躍升卻不等於中國已跨入“經濟強國”。目前,北京、上海GDP增速已經開始放緩,GDP大省山東、江蘇、廣東等地的土地、勞動力等資源的價格已經很高,繼續依靠投資增長的模式,成本已經很高,在全國大部分地區都還在依靠投資驅動經濟增長的時候,這些GDP大省已經在放緩投資的步伐,尋求戰略轉型。同時,各地在GDP高速增長的情況下,節能減排的壓力不斷增加,也正在迫使各地經濟發展方式朝著平衡、健康的方向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