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深海魚油中魚油含量不到2% 調和油被指暴利多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13: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東方網記者孫曉菲、實習生楊依霏7月28日報道:調和油是中國人的一項獨特發明,各種油混合在一起,營養更均衡。然而,東方網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滬上多家大型超市的食用油專櫃發現,調和油市場怎一個“亂”字了得。調和油國標遲遲未出臺,各品牌的調和油配比都不需公開,企業想怎麼調就怎麼調,以次充好,“大豆”甚至可以賣出“橄欖”的價格。

  配方比例不標明 調和油被指暴利

  東方網記者注意到,調和油的組成油料從二種到八九種不等,各品牌對調和油的油料組成標注都比較詳細。然而,在所有的調和油中,卻沒有一個品牌明確寫出各種油料的配方比例。

  例如,金龍魚橄欖原香食用調和油的配料為菜籽油、大豆油、橄欖油、玉米油、葵花油、亞麻籽油、花生油、紅花籽油;福臨門菜籽橄欖調和油配料為大豆油、花生油、油菜籽油、特級初榨橄欖油、芝麻油。更為諷刺的是,超市工作人員告訴東方網記者,調和油的配方是按含量由多到少排列的,而這兩種“橄欖”調和油的配料中,排在最前的並非橄欖油,而是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等。

  在滬上各大型超市,各品牌的調和油的確以“橄欖”、“葵花”等打頭的居多,而橄欖油、葵花油等無疑是食用油中相對較“名貴”的。東方網記者注意到,同一品牌的5L裝食用油,“橄欖食用調和油”的價格為118元,“大豆油”則為60元,價格相差將近一倍。然而,一種調和油中,若加入極少量的橄欖油等“名貴油”,是否可以馬上搖身一變成了“橄欖調和油”等,自此身家大漲?

  在超市裏,金龍魚深海魚油是東方網記者看到的唯一一種標明一種油料含量的食用油。商品標簽上寫著:“本産品是根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中相關數據,與中國營養協會聯合研製而成,本産品添加了含有深海魚油的新資源食品(魚油),添加量1.4%-1.8%。”其他98%以上的油料為何,卻完全沒有説明。難道深海魚油含量只佔不到2%,也可將一整桶油稱作深海魚油?

  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一個大桶裝的調和油,除了大豆油,其他各種油料的含量加起來還不足6%。儘管這種説法沒有經過證實,但很多消費者據此猜測,就算現實沒有這麼“誇張”,調和油也一定是暴利行業。

  具體比例難檢測 調和油標準多年難産

  據媒體報道,最早推出食用調和油産品的是金龍魚,當時第一代調和油是標注各成分所佔比例的,即97%的大豆油、2%的菜子油、0.5%的芝麻油、0.5%的花生油。但到後來,調和油市場的亂象漸漸顯露出來,而相關國標始終“難産”。有企業以“內部機密”為由拒絕透露各油料配比,調和油市場也藏著越來越多的“不能説的秘密”。

  目前,食用調和油只有企業標準,而備受關注的國標早在2006年就已公佈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過程中,一些糧油集團提出以佔比三分之一或者50%的油料來給調和油命名,名稱中所涉及的原料油由前到後比例遞減等意見,但至今食用調和油國家標準也未出臺。

  有業內人士在接受採訪時稱,由於各種油的脂肪酸結構組成差別並不大,對調和油只能檢測出特定油種有還是沒有,具體比例很難檢測。難以測定油種及其含量成了食用調和油國標歷時6年仍難産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