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亞洲開發銀行(ADB)週四表示,儘管全球經濟顯現疲軟,但亞洲通脹風險依然居高不下,亞洲各國不宜掉以輕心,應戮力採取措施對抗通脹。
亞開行今天在馬尼拉發表《亞洲經濟觀察報告》指出,亞洲可以通過貨幣和財政政策,以及匯率手段來緩解物價上漲壓力。該行指出,亞洲經濟還面臨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及資本流動動蕩不已等風險。
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亞洲一直扮演全球領頭羊,帶領世界經濟走出衰退泥潭,如今為對抗通脹風險,各國央行不斷採取升息措施,中國、印度、泰國及馬來西亞等國家最近幾週相繼加入升息行列。
儘管如此,歐債危機肆虐加上美債問題懸而未決,美國失業率節節走高,已經危及出口需求,5月以來,全球股市爆發下跌潮,市場已然蒸發2萬億美元。
亞開行稱,“不少新興經濟體國家的增長略微減速,但依舊維持強勁增長勢頭,在外部環境日益嚴峻的情況下,亞洲面臨控制通脹和資本流動的挑戰。熱錢涌入令商品價格出現泡沫,對亞洲調節物價水平帶來壓力。”
報告顯示,亞洲開發銀行下調今年新興經濟體國家增長預估至7.9%,目前,亞開行還維持4月對經濟的預估值。
亞開行指出,亞洲多數經濟體的通脹相繼突破10年均值,不是突破就是直逼該國央行規定的目標上限,原因可能是決策者在經濟走出全球不景氣後推遲撤離貨幣刺激措施。
亞開行報告稱,“去年亞洲經濟強勁復蘇後,今年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多數經濟體産出缺口已經明顯萎縮,進而引發通脹風險攀升。糧食及商品價格飆升,恐怕將進一步推升通脹。”
二十國集團(G20)雖然推動重新平衡全球經濟,力求全球經濟增長轉向內需,但歐美經濟放緩令亞洲出口嚴重受挫。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指出,亞洲佔據全球出口比重達35%,10年期為25%。
過去一年來,亞洲經濟領先全球經濟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吸引熱錢持續流入,助推股市及亞洲貨幣匯率上漲。除緊盯美元的港元外,亞洲22個交易最為貨幣的貨幣,過去12個月來全面上揚。除去日本外,MSCI亞太股指大漲超過19%。
亞開行指出,“亞洲各國主管當局可以採取措施,允許本國貨幣稍微加速升值,同時謹慎升息,以避免過多投機熱錢涌入。這項措施將支撐內需,同時遏制通脹,協助全球經濟再平衡,且有助於資本流動管理。”
亞開行報告指出,中國上半年經濟年增率9.6%,由中國經濟表現來看,中國各項緊縮政策尚未對經濟造成影響。今年來中國通脹率每個月均突破中國央行規定的目標上限4%,中國央行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已5次升息。
亞開行表示,“中國當局將持續緊縮貨幣政策,撤回財政刺激措施,以對抗通脹與經濟過熱。而外部環境疲軟不振,加上貨幣立場進一步趨緊,料有助緩解經濟過熱增長,為未來數月經濟持續增長打下基礎。”
(環球外匯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