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國電荒調查:上海可貴的平衡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8日 11: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能源評論》雜誌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文︱本刊記者 程洪瑾張越月

  每年上海的迎峰度夏方案,都是居民、企業、投資者關注的焦點。因為作為經濟發達而能源緊缺的大城市,任何關於夏季用電的風吹草動都會被輿論推至風口浪尖。

  2011年6月14日,這是一個讓眾多上海居民安心、企業開始進行準備的日子。在這天召開的2011年迎峰度夏媒體通氣會上,上海電力公司提出,今年夏天用電基本平衡,但可能對企業採取限電措施。

  外界把這種趨勢稱為略顯“脆弱”的平衡。上海7%的用電速度增長已低於全國14%的增長率。但對産業調整初顯成效,能源配套建設尚存脫節的上海,這個夏天仍是個挑戰。

  電力缺口縮小背後

  一個月前,上海電力公司調度主任王偉在調度大廳接受本刊採訪。他曾明確表示,上海今年夏天不會“電荒”。在他看來,近年上海用電形勢一直比較平穩。

  從數據上看,2005年,上海夏季最大電力缺口為390萬千瓦。但金融危機對經濟發展和用電需求的影響,這個數字一度降至30~60萬千瓦。2010年後,上海面臨金融危機復蘇和世博會的雙重考驗,但整體負荷卻沒有像周邊的江蘇一樣“狂飆”。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上海的第三産業在全部産業中逐漸佔據優勢,其比例甚至已經高於第二産業。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一季度末,上海市從事第三産業企業共67.99萬戶,佔全部企業的78.9%,同比增長11%,分別超出一、二産業增幅8個百分點和7.4個百分點。

  在一位業內人士的印象中,上海近年的居民和第三産業的用電比例已經很高,而工業則有所減少。“這是因為政府對高耗能的企業使用的手段比較厲害,比如優惠電價卡的很死。”

  從2004年起,上海市開始探索可中斷電價,對避峰讓電企業進行補償:凡納入負控計劃,隔日通知避峰的用戶,每千瓦時補貼0.30元;當天臨時通知拉電的企業,每千瓦時補貼0.80元;對裝有負控裝置的企業按照每千瓦時2元標準“買斷負荷”,在用電高峰時可隨時中斷負荷。

  “除了可中斷電價,上海政府、經信委和電力公司還推出了多種市場化的電價,比如拉大季節性的峰谷價差的季節性電價。”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市場化電價實施的比例還將擴大。

  上海市政府的選擇題

  每年夏天用電緊張時,如果某個區域內存在大型工業,工業用電和企業居民用電就成為政府的選擇題。

  以用電大戶寶鋼集團為例。每年夏天,如果寶鋼控制負荷的預案做得完備,周邊限電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如果沒有提前預案,這一地區的中小企業、商業用電,甚至居民用電都可能受到影響。

  這道題在6月初的時候得到了破解。上海政府選擇了保居民,並提出為確保居民用電,在未來的3個月的極端高溫下,將首次對部分嚴重缺電區域內的辦公樓、商場等非工業用戶實行讓電措施。

  在上海市已經批復的《2011年上海迎峰度夏有序用電預案》中,有一組明確的數字:今年列入有序用電名單的用戶有24000家,這是2003年以來涉及用戶最多的一次。但如果用電量依然不夠,會對約3000戶的非工業企業採取限電措施。

  這種艱難的選擇也是轉型大城市的必然階段。一方面,支撐經濟發展的原有工業難以捨棄;另一方面,第三産業的蓬勃發展和居民用電的攀升不可忽略。在未來的幾年中,這種選擇將是必答題。

  突發因素並非偶然

  在可能出現的用電緊張中,突發事件是重要的原因。儘管上海的電廠總體處於受控狀態。但從歷年的經驗來看,有的機組檢修後也會出現故障。

  突發情況的背後隱藏著協調配套建設不足的問題。

  目前,上海局部電網結構仍不足,如設備重載問題未能得到根本緩解。此外,楊行和南橋本來有幾個項目,建成後可以緩解這裡長期的用電緊張,但因為涉及到很多拆遷和費用落實沒有完成,所以問題比較大。

  關停機組也凸現了相應建設不到位。去年迎峰度夏前,上海關停了60萬千瓦左右的機組,但因為執行關停的是一個部門,負責運行又是另一個部門,協調難帶來的問題往往讓突發情況出現的可能性大增。

  作為能源輸送線鏈條的末端,上海每年都會接受800萬千瓦以上的外送電力。在諸多業內人士眼裏,長距離輸電落地時的配套建設最為重要,因為“如果500千伏沒有配套設施的話,局部送電可能會卡殼。也許第一年沒有卡殼,第二年也還可以,但時間一長肯定就不行了”。對於即將到來的夏天,王偉仍然有些擔憂。

  儘管建設協調等問題讓上海的平衡略顯脆弱,但不可否認的是,在華東整體缺電的時候,上海獨樹一幟地成為了平衡的代表。除了産業轉移的成效,上海的勝出在於用市場的方法解決了市場的問題。更為重要的是,上海的經驗可看作華東乃至中國未來解決電荒問題和産業變革的一個模板。

  (《能源評論》雜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