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光伏産業呼喚上網標桿電價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7日 04: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李曉輝 郭力方

  □本報記者 李曉輝 郭力方

  對於前景看好的中國光伏業來説,目前的項目招標制已造成低價惡性競爭等弊端。從國際經驗來看,按條件不同分區劃定上網標桿電價,實施固定上網電價政策,才是促進“十二五”國內光伏業增長的關鍵性措施。

  中國光伏行業一直呈現“兩頭在外”的局面。儘管中國光伏企業佔據了全球超過50%的供給量,但需求量僅佔全球5%不到,2010年全年我國光伏總裝機容量僅為500MW左右。

  相關主管部門已經出臺了補貼政策,但是實際效果並不理想。2009年3月開始,中央政府決定每年從財政出資100億元左右,為我國的太陽能屋頂和光伏建築建設提供補貼,以推動國內光伏市場的發展。然而,“金太陽”工程執行效果並不理想,2010年一期工程動工建設項目不足規劃總規模一半,導致國家確定的二期項目規模較第一期大大減少。

  目前國內光伏項目上網電價一般採取招標定價方式。不少國字頭背景運營商關注更多的只是增加項目經驗或實施樣板工程,對於盈利並不是特別看重,致使招標過程出現低價惡性競爭。由於投資收益不足,投資主體沒有積極性。對於組件廠商來説,實際獲得的利潤無法與出口組件産品相比,這也致使國內光伏市場“雷聲大雨點小”。

  例如,2009年敦煌10MW項目的招標中,當時市場報出0.69元/度的超低價,儘管由於爭議太大,最終調整有效標價為1.09元/度,這個價格的投資收益對於利益捆綁在一起的光伏廠商和電站運營商來説,仍然不具備太多吸引力。

  在目前的招標制度下,對於投資主體的光伏廠商和電站運營商來説,在裝機量增加的同時,並不表示利潤會相應增加,不少企業拿項目增大裝機量的目的只為提前佈局,跑馬圈地。最近有報道稱,去年10月啟動的第二輪280MW光伏特許權招標項目,截至目前仍有七成尚未開工。

  據了解,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制定的新能源“十二五”發展規劃,可能將“十二五”光伏裝機目標上調至10GW,到2020年大幅上調至50GW,年均裝機量為2GW。然而,按照今年招標預期情況來看,600MW-1000MW可能已是上限。

  宏大的目標呼喚國內光伏市場的大規模啟動。業內人士指出,國內市場要全面啟動,必須將目前的上網電價由招標定價制改為固定上網電價,即像風電那樣按照光照條件劃分幾大資源區,按條件不同分區劃定上網標桿電價。

  歐洲的德國和意大利等國一直實行固定上網電價政策,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光伏發電項目政府補貼,有力地促進了其光伏市場的成長。據權威統計數據,由於兩國政府採取具有激勵性的上網電價補貼模式,德國與意大利光伏行業發展迅猛。2010年全球17GW的裝機量中,德國與意大利佔據全球70%的市場份額。

  此外,國內風電市場自2009年分四大資源區執行固定上網電價政策以來,企業投資熱情高漲,支撐著風電裝機近兩年來的連續翻番增長。

  對於光伏産業本身來説,通過確定合理的固定上網電價水平可提振作為市場主體企業的投資收益預期,同時避免在招標“低價者得”原則下企業拼命壓縮成本而導致的工程質量問題,可確保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內光伏産業上網電價遲遲未出臺的原因之一,在於政府認為光伏電價成本未降到合理水平,需要以招標定價繼續推動其成本降低。但目前國內一些龍頭光伏企業積極通過技術研發推動,有望到2012年實現光伏1元時代的到來。

  因此,目前光伏上網執行固定電價政策的條件已逐漸成熟,為突破上網電價政策對産業發展帶來的制約,政策上需及時順應時勢,儘快出臺固定上網電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