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公瘦身還看政府採購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6日 1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財經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越過“多公開”、“人均數”、“更細緻”的紛擾,專家直擊根本

  “三公”瘦身

  還看政府採購

  □ 本報記者 王迎春

  實習記者 賈 璐

  近日,各方熱議“三公”經費公開。

  財政部以預算增長近14%位居榜首、商務部出國費用佔比最高達94%、水利部公車費用近億元……為什麼至今仍有一些部委還未公開“三公”經費,公開的也未公佈人均預算,數家“三公”經費較高的部門只有簡單的幾個數字?為何國務院一再要求壓縮“三公”經費,還有不少部門“三公”經費不降反升?隨著越來越多的部委公開“三公”經費,引來了公眾的各種質疑。

  “‘三公’經費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對‘三公’經費的關注應建立在政府效率、工作成效、工作規模的基礎上。”針對公眾的質疑,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白景明提出了與流行觀點不同的看法。

  據白景明介紹,近年來各級財政一直在探索“三公”支出統計。“從之前的不透明,到現在的公開,公眾帶著好奇的目光審視考量是否有違規、牟利的情況,是可以理解的。不過,‘三公’支出為零就是正常的嗎?”白景明幽默地舉例道:“如果維護公共安全只靠徒步進行,國際公務往來全靠通訊手段,這樣,即使縮減了‘三公’經費,卻犧牲了效率,得不償失。” 他不忘提醒民眾,“三公”支出有必要部分和非必要部分,並非沒有才正常,也並非最小化就是最優化。因為,公共産品的供給規模擴張和質量的提升以及結構轉變等,客觀要求“三公”支出正常增長。

  那麼,從何處借力縮減“三公”非必要的支出呢?“就管理而言,‘三公’支出絕非無序,而是有嚴格、系統的管理制度。政府採購就是縮減‘三公’非必要支出的重要抓手。目前‘三公’支出的大部分內容已經納入政府採購,政府採購的標準化必然會壓縮非必要的項目,卡住不合理的支出。” 白景明從專業學術的角度明確指出政府採購對“從制度上縮減‘三公’經費”命題的積極意義。

  目前,“三公”支出中的多數項目均通過政府採購完成。比如出國機票由公開招標定點採購;公務車從購買、加油到維修的全套流程都已納入政府採購;公務會議、公務接待也實行了定點採購。

  “政府採購已經形成制度,在各項採購中都有統一標準,如針對公務會議和接待的飯店採購,標準有標間300元/日和套間600元/日2檔,中標的一般為三星級或四星級酒店。所以説,納入政府採購的這部分‘三公’支出,根本不像大家想象中的想花多少就花多少。由於政府採購有一系列標準化環節,能實現經費最優化使用。實現了花較少的錢,辦較多的事的目的。”白景明非常肯定政府採購制度所發揮的作用。

  此外,白景明還強調了政府採購在“三公”支出中所發揮的監督作用。作為財政支出改革的“三駕馬車”,部門預算、政府採購和國庫集中支付都讓“三公”支出始終處於透明、監督之中。其中政府採購因各環節日漸標準化、信息越來越透明公開,更是很難有無預算、超預算、逃避公開招標的漏網之魚。而政府採購預算,也在很大程度上規範了“三公”經費的隨意支出。“還有審計、人大、財政、紀檢等部門的專項檢查,這都對大力壓縮不必要的支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白景明也指出:“政府採購預算只是反映了‘三公’支出的一部分內容,隨著政府採購這項制度的不斷完善,應讓更多的‘三公’支出納入政府採購,從而加強對‘三公’支出的監督力度。”

  政府採購制度在我國蹣跚邁出第一步時就承載著深化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使命。10多年來的改革路程,讓這項制度在加強財政支出管理,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績。白景明認為,縮減“三公”經費正是政府採購大放異彩的舞臺,政府採購可説是從根本上縮減“三公”經費的重要抓手,它可以對“三公”經費産生政策導向力、約束力、監督力與示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