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專家解讀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5日 14: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浙江在線-錢江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只是雷擊嗎

  本報記者 張宇宜 孫燕 楊曉政 周勤  對於“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鐵道部給出的初步事故原因是:前方動車遭到雷擊,設備故障,導致後車追尾。

  這樣的理由顯然難以讓人信服。

  動車沒有防雷系統麼?前車停下後,後車司機何以不知曉?動車還安全麼?

  在具體的事故原因出來之前,本報就此採訪了幾位專家。

  看法一:有線信號控制系統出了問題

  動車之間信號傳達需要靠信號控制系統。

  上海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孫章教授説,這套信號控制系統中首先有一個有線的系統,其次還有一個無線的車地通訊系統,目的是保證兩列動車之間六七公里的安全距離,一旦小于這個安全距離,後車就停止,以此避免追尾。  孫教授猜測,有線系統通過軌道電路運行。這起事故中,也許是軌道電路在雷擊中受到了破壞。

  看法二:後車司機有可能疲勞駕駛

  不過,讓孫章教授疑惑的是,有線信號系統即使受到破壞,按理説無線車地通訊系統馬上會開啟。為何事故還是發生了呢?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猜測,這可能與司機疲勞駕駛有關。

  王夢恕指出,列車上有一套信號系統,用的是弱電,是避免事故的最後防線。只要障礙物在6公里以外,車上系統都顯示為綠燈;一旦障礙物到前方4公里內,會有警告提示,車上系統顯示黃燈;當前方障礙物只有兩公里時,紅燈亮起,提醒司機。“這套系統已經比較成熟,地鐵上也在運用。”一般長途車有兩個司機,除了開車的司機,還有一個副班司機,副班司機發現系統提示後,應告知開車的司機,緊急剎車。

  “現在他們沒天沒夜地開,有時候無法保證休息。”王夢恕稱,以前鐵路方面設有專門的司機公寓,司機要在規定時間內睡覺,吃飯。但隨著鐵路後勤系統的市場化,這些規定逐漸消失。“很多司機説休息不好。我們也反映過很多次,但是沒人管。”

  據中廣網消息,駕駛D301次動車組的福州機務段動車司機潘一恒遇難,發生險情時他曾採取緊急制動措施。此次事故遇難之前,潘一恒安全駕駛動車238262公里,從事機車乘務工作18年,從未發生任何行車事故。  對於許多人提出“問題出在調度”一説,王夢恕説,目前車輛的調度主要通過系統進行,調度系統在北京,只能看到這個車在哪個區間,那個車在哪個區間,精確的位置是看不出來的。動車之間的距離,主要還是靠司機來控制。

  有可能是雷電超過避雷裝置極限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教授王夢恕説,鐵路沿線都有避雷裝置,“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動車是否遭遇雷擊還有待最終調查,如果被雷擊中屬實,那麼也可能是雷電超過了避雷系統的極限。避雷系統的接地線只能承受5歐姆,也就是説雷電不能超過5歐姆,超過就可能失效,還有一種滾雷,是往地上走的,會把接電線打斷,讓避雷裝置失效。

  有電力專家推測,也可能是避雷系統不夠完善

  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力專家則表示,鐵路沿線都裝有避雷設施。除了不可抗拒的雷擊導致設備故障,還有三種可能性:第一,從設計角度講,有可能是避雷系統的密度不夠。第二,從施工角度講,有可能是避雷設施的接地網不合理。第三,從産品質量角度講,有可能避雷裝置的導線質量不合格。

  看法三:前車司機可能應對不力

  前述鐵道部鐵路科學研究院資深專家認為,這起事故中,前車司機應急處理很有問題。

  他表示,如果動力系統失靈,他應第一時間聯絡調度人員,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聯絡。退一萬步講,即便他沒法聯絡上調度人員。他也可以跳下車往後跑500米放個響墩(這是一種黑色信號彈)。當後車從響墩上壓過去時,會發出巨大響聲,提醒後車立刻停止。這是一種相對老的辦法,但當時情況下應該選擇,動車以200公里的時速開過來,緊急制動的話應該需要六七百米,如果前車司機能夠跑過去放個響墩的話,很可能損失不會這麼大。

  他説,從目前新聞報道上來看,後車司機遺體被發現時,手緊緊抓著緊急制動,很可能發現前車時只有幾十米了,無論如何來不及了。  但也有業內人士懷疑,前車司機很可能沒有收到來自後車的信號反饋,他以為通過動車信號系統,後車已經知道了前方的危險。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套動車信號系統就急需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