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個稅綜合製緣何無休止地擱淺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09: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據《北京晨報》報道,個人所得稅改革方向的討論仍在繼續。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副主任郭曉林日前在“2011航天信息杯全國稅法知識大賽”開幕式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國稅總局及有關單位目前正在就“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徵收制度進行研究,但具體推出時間仍無時間表。

  儘管即將推行的個稅免徵額由原來2000元,提高到3500元,超額累進稅率由九級精減為七級,但畢竟是仍停留在免徵額的縫縫補補,而實現“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稅徵收體制,不但能稱得上是貨真價實的稅制變革,讓普通工薪階層普遍受益,而且也能體現稅收的公平與正義。

  個稅綜合與分類相結合,作為稅改革的終極目標,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早在1996年3月17日第八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批准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就勾勒出一幅宏觀藍圖:建立覆蓋全部個人收入的分類和綜合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緊接著,在“十五”規劃和“十一五”規劃中,繼續對這張理想藍圖進行描繪。在今年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規劃”中,又重新對個稅改革路線圖進行描繪和勾勒———逐步建立健全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完善個人所得稅徵管機制。

  從可追溯的歷史看,對個稅綜合與分類計徵的不懈追求,已跨越了四個五年規(計)劃,長達16載,可是,這項利國利民的個稅改革,一直處於擱淺狀態,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長期處於研究層面,至今未獲得任何實質性進展。這意味著,個稅綜合計徵能否在十二五規劃期間,順利“降生”,仍是個未知數。

  至於個稅家庭綜合稅制“難産”,從客觀上講,是因為我們的個稅制度設計相當的粗糙和簡單,它的架構屬於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倘若實行“以家庭為單位徵收個稅”的制度,還需要考慮到地區間的經濟發展狀況、城鄉差別以及不同家庭收入及支出等情況,這需要我們的相關部門抓緊時間研究相關制度。而修訂這些公共政策,當然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從主觀上分析,囿于部門利益和信用體制的掣肘,也需要時間來埋單。譬如,財政、稅務、國庫和銀行能否摒棄本部門的利益,在既有網絡上進行聯網,實現信息共享;實行家庭綜合稅制,完善信用制度是最為重要的前提條件。但是,由於目前財産收入普遍不透明,財産申報失信現象尤為嚴重。類似棘手問題,都需要國家層面認真面對和破解。

  個稅綜合製涉及廣大普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它是社會的“穩壓器”和最為民生的問題。筆者以為,它既然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就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政府制定出臺一項改革措施,或一項公共政策,只要符合國家長遠發展方向,符合廣大公眾的根本利益,就應果斷出臺,該出手時就出手,不要“猶抱琵琶半遮面”。倘若一個被公眾認可的改革措施,遲遲不能出臺,頻頻遭遇“難産”,難免讓公眾對政府公信力産生懷疑,進而會影響公眾對個稅改革的耐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