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收入分配如何調節方能更合理?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10: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北京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儘管收入分配方案一再難産,但隨著個稅免徵額調整方案的二次過會,北京等一線城市職工工資指導線的提高,監管部門實際上已經在著手進行實際意義上的收入分配調節,在通脹壓力不斷加大的當下,如何讓老百姓的實際收入增幅跑得過CPI?除了提高工資、提高個稅免徵額外,還有那些調節收入的方式?收入分配究竟怎麼調才更合理?

  個稅徵繳還有不小改進空間

  “雖然個稅免徵額這次調整無論是3000元的免徵額,還是二次過會後下調到3%的第一級稅率,都可謂是中國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上邁出了一大步,但是通過稅收調節分配,還不僅如此。”在中國社科院財貿所副研究員張德勇看來,稅收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調節居民的收入分配,除了個稅免徵額,還有進一步調節的空間。

  “如果高收入群體在繳納個稅時存在漏稅行為,而工薪收入則代扣代繳足額納稅,此種徵管方式不利於體現稅收公平,也不利於讓個人所得稅發揮調節收入分配的效果。”張德勇分析表示。

  目前,在我國個人所得稅的徵管過程中,對股權、股息等收入按照比例稅率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繳納方式為採用比例稅率,稅率為20%。即個人在股權轉讓過程中,取得的收入乘以稅率即為應納稅額。

  對此,張德勇表示,“按照工薪所得的超額累進稅率,收入越高繳納的稅收越多,但按照比例稅率操作,高收入者的納稅稅率並不跟著相應走高,納稅比例仍維持在20%,這種操作方式不利於讓高收入者多納稅”。

  國資紅利上繳範圍應擴大

  在今年年初發佈的“十二五”規劃中,談及調節收入分配有這樣一句話讓老百姓興奮不已:調節收入分配,須擴大國有資本收益上繳範圍,提高上繳比例,統一納入公共財政,並完善股份制企業特別是上市公司分紅制度。

  事實上,以央企為代表的國有企業並非真正意義上經受過市場檢驗的高競爭性企業,更多的是通過壟斷的資源、定價權等獲取鉅額利潤。

  與此同時,這些利潤並非盡可能多的還富於民,而是內部調劑,自我消化,甚至由企業一邊發著與實際勞動強度不相符的高額報酬,另一方面卻又對外哭喊“政策性虧損”,希望通過財政再補貼回來。

  2010年,全國國有企業實現利潤1.9870萬億元,央企利潤總額就達到1.1315萬億元。根據國資委測算,只上繳了國有資本收益預計約600億元,即使加上地方國企,上繳的紅利也大約只有5%,僅僅達到了國有資本收益收取比例規定的最低標準,即一般性競爭企業的紅利上繳水平。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國企收益上繳如不提高,會使得老百姓對於壟斷行業的薪酬和福利頗為憤慨,最佳的方式是通過擴大國有資本收益上繳範圍和比例,將所上繳的紅利用於社會保障等民生支出,進而實現二次分配。

  社保再完善也可增加收入

  “目前我國居民社保、醫療等方面的保障體系尚未完善建立,對大多數百姓而言,教育和醫療在他們的日常消費中佔據較大比重,如果我國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低收入群體將成為直接受益者,屆時收入分配的格局將更加完善。”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勞動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張車偉表示。

  張車偉認為,近幾年我國的醫療制度在不斷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在我國現在的醫療制度中,普遍存在醫療資源過度集中的問題,這一現象導致一些中小地方的醫療資源不充足,生活在該地區的居民存在看病難題,這是我國目前的醫療體系存在的問題。”

  由此,張車偉表示,要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可以進一步建設和完善醫療體系,以解除居民的後顧之憂。“減輕看病支出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將增加,收入分配的格局也將更完善。”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