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康得新大宗交易迷局:公募機構或涉嫌利益輸送?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1日 08:2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康得新大宗交易迷局:公募機構或涉嫌利益輸送

  這位私募總監説的是18日流通限售股解禁的康得新(002450)連續兩天分別上漲7.37%和8.17%的異常情況。

  19日晚間,康得新發佈《股東權益變動公告》,稱公司股東上海慧潮共進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上海慧潮)于18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合計減持1600萬股,佔總股本的4.95%。

  大宗交易數據顯示,7月18日,康得新大宗交易總計成交1924.9萬股,成交金額35959.83萬元,成交均價18.68元/股。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13202.518萬股限售股上市流通重壓下,康得新股價在7月18日、19日兩個交易日內累計上漲18.69%。

  康得新持續大漲,令大宗交易接盤資金獲取可觀回報,按照7月18日大宗交易18.68元的成交均價測算,短短兩個交易日內,通過大宗交易買入的資金獲利近30%。這在深圳私募圈內引起熱評。

  當日晚間,私募業內人士互相詢問對方是否參與此筆大宗交易,併為那些沒有參與交易的深感慶倖。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康得新大宗交易問題嚴重,參與者弄不好會惹火燒身。

  上述投資總監告訴記者,“康得新二級市場表現值得關注,後面説不定還會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上演。”

  7月20日晚間,康得新公告稱,當日收到股東安徽太平洋(601099)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安徽太平洋”)的減持通知:安徽太平洋在7月18日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合計減持200萬股,佔安徽太平洋持有總股數7.07%,佔公司總股本的0.62%;7月19日,再次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系統及二級市場合計減持1155.8292萬股,佔安徽太平洋持有總股數40.87%,佔公司總股本的3.58%。

  本次權益變動前,安徽太平洋持有本公司股份282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75%。

  目前,安徽太平洋持有1472.1708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55%。

  7月20日,康得新收報23.52元,跌2.41%。

  涌金係獲利21.77倍出局

  7月21日晚間,康得新發佈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上海慧潮對於權益變動目的的解釋極為簡單——公司資産配置需要。其同時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減持康得新股份的可能”。

  事實上,對於康得新來説,今後已經不重要。因為此前的7月18日,作為康得新第四大股東的上海慧潮在所持股份限售解禁第一天,即通過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減持1600萬股,而減持之前,其共持有1660.844萬股。

  公開信息顯示,上海慧潮的股東為涌金慧泉和上海涌金理財顧問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99.323%、0.677%,涌金慧泉和上海涌金理財顧問有限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涌金集團。康得新上市後,其所持限售股份亦由涌金集團控制的國金證券(600109)託管。

  據康得新招股説明書披露,上市前,上海慧潮共持有公司股權830.422萬股,總投資額為1400萬元,每股投資成本為1.68元/股。

  今年6月10日,康得新實施2010年度每10股派0.45元轉增10股分紅方案。上海慧潮的持股成本從1.68元/股驟降至0.82元,按其7月18日大宗交易減持成交均價測算,涌金集團五年股權投資回報高達21.77倍。

  上海慧潮限售解禁減持原本無容置喙,但是,業內人士指出,在減持前公司利好傳聞不斷、研究員紛紛力薦的情形下,借助大宗交易平臺折價大舉甩賣多少有些耐人尋味。

  5月11日,康得新發佈《股票期權激勵計劃》,在4年股權激勵行權期內,63名公司高管及其他核心人員的股票行權價高達31.33元,行權條件為:在本股票期權激勵計劃有效期內,以2010年凈利潤為基數,2011-2013年相對於2010年的凈利潤增長率分別不低於45%、90%、145%;2011-2013年凈資産收益率分別不低於10%、11%、12%。

  公司高管股權激勵行權條件,無疑為投資者描繪出一幅業績高成長藍圖。

  6月22日,康得新發佈的《關於管理層股東追加承諾的公告》顯示,董事、總裁徐曙等8名管理層股東承諾,出於對公司長期發展的信心,一致承諾將所持股票限售期延長一年,將原來的限售解鎖日期從2011年的7月16日延長至2012年的7月16日。

  此舉,對持有康得新股票的投資者來説,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7月13日,距離限售股流通解禁的前一週,康得新再發利好公告,稱以自有資金出資2億元設立北京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從事研發、生産和銷售用於光電行業的高分子複合膜材料。

  向光電高分子複合膜材料行業進軍號角的吹響,引來券商研究機構一片讚譽,紛紛發佈推薦買入的投資評級報告。

  由此觀之,康得新為避免限售股解禁對二級市場股價的衝擊,可謂進行了大量鋪墊。即便如此,上海慧潮依然要通過大宗交易平臺一舉套現,減持後手中僅余60多萬股。

  是上海慧潮對公司前景信心不足,還是另有隱情呢?

  7月20日,康得新一位公司高管向記者如此表述,“上海慧潮大宗交易減持已經事先向有關部門備案,大舉減持的原因是上海慧潮旗下基金遇到很大的贖回壓力”。

  如若沒有二級市場股價有違常理的異樣暴漲,上海慧潮的大宗交易減持或許不會掀起任何波瀾,正是市場股價的異動,將本次減持風波攪得越來越大。

  公募機構利益輸送明火執仗

  實際上,7月18日-19日,康得新股價接連暴漲不僅成就大宗交易減持市場表現的傳奇,更引發投資者對公募機構公開向大宗交易接盤資金利益輸送的猜測和質疑。

  7月18日,上海慧潮借助大宗交易減持1600萬股,康得新盤中曾經長時間封在漲停板。

  而收盤之後的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數據顯示,國金證券上海遵義路營業部累計賣出1600萬股,佔當日大宗交易賣出總成交量的46.7%,買入的席位除齊魯證券廣州華穗路營業部踴躍接盤引人注目外,一家機構專用席位的涌現更令人震撼。

  這一天,該機構專用席位斥資4856.8萬元,以每股18.68元的價格一舉買入康得新260萬股。

  值得關注的是,19日,康得新股價再度大漲8.17%,仍有機構通過專用席位買入1.23億市值的康得新股票。該機構成交金額佔當日總成交金額7.27億元的17%,機構二級市場大舉買入對公司股價大幅上漲的影響極其明顯。

  上述深圳某私募投資總監告訴記者,“公募機構根本沒有道理選擇在此時拉高建倉,因為隨著限售流通股的解鎖,公募機構完全可以在二級市場擇機低價買入,大舉拉高買入明顯在向大宗交易減持的接盤資金進行利益輸送。”

  業內人士表示,短短兩個交易日內,大宗交易接盤方獲得近30%的賬面盈利無疑是暴利。

  7月20日,深圳經濟犯罪偵察局的一位專門從事打擊證券犯罪的警官則向記者表示,“目前,公募機構利用公共資金向特殊利益群體利益輸的情況非常普遍,通常是上市公司、私募、公募基金聯手操縱。在限售流通股解鎖之際,為了配合有關資金減持,上市公司負責發佈利好,私募基金負責築底推高股價,公募基金則負責在更高價位接盤。”

  從常理看,康得新管理層股東承諾限售股自動延長一年,其最大利益在於股價長期持續的上漲,似乎沒有理由配合某一個股東刻意發佈利好哄抬股價,但那位深圳某私募投資總監並不這樣認為,“股市中沒有朋友,只有利益,一切都不能從常理角度看。”

  記者從多條渠道獲悉,大舉進入的某機構很可能是在資本市場上呼風喚雨的北京某全國知名基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