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年初的73倍到6月份的27倍,僅僅半年的時間,新股首發市盈率卻已經經歷了“三連跌”,在此過程中,新股估值也回歸到合理區間。對此,筆者認為,隨著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新股發行的市場化特徵越來越明顯,市場化約束正在強化,一級市場正逐步走向理性。
今年以來,一級市場的一個“亮點”就是新股破發的顯現十分突出,破發比例超過70%,高破發率從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新股定價正走向市場化。從一定意義上看,這是一個好現象,發行市盈率大幅降低,新股泡沫被擠去,新股估值已經回歸到合理區間。
統計數據顯示,如果以月為間隔,那從年初至今,新股首發市盈率經過了三次明顯下降。其中,1月份新股的首發市盈率高達72.9倍,此後的三個月均為55倍,而到了5月份,新股首發市盈率大幅下降到36倍,6月份僅為27倍。近期發行的多只新股,首發市盈率甚至僅為20倍到25倍之間。
筆者認為,新股發行市盈率隨著市場的環境而逐步降低的過程,表明了市場機制進一步完善,市場參與主體市場化約束進一步增強,包括發行人以及保薦機構、財務顧問、審計機構、評估機構等仲介機構在內的各方力量,權責漸次清晰,履職履則更加規範。
一個典型案例是,由於提供有效報價的詢價機構不足20家,八菱科技被迫中止發行,更反映出一級市場的機構投資者風險意識的提高,市場化約束正在起作用。對於發行人而言,在確定發行價格時,應合理定價,否則就可能遭到市場的冷落。對於承銷商而言,須充分發揮專業素養,合理平衡買賣雙方的利益,才能夠確保發行的成功。
市場化定價是中國證監會近兩年推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之一。2009年6月證監會啟動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發佈了《關於進一步改革新股發行體制的指導意見》,市場化定價成為其中的最大亮點,分別在新股定價機制、網上發行機制、新股認購風險提示等方面推進市場化改革。
此後,中國證監會于2010年11月發佈《關於深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新股發行改革進入第二階段,在詢價和配售約束機制、增強定價信息透明度等方面作了進一步完善。
經過兩年的改革,可以看到,目前新股估值定價日漸合理,機構參與的理性正在逐步增強,新股發行市場化約束不斷加強,繼續朝著市場化的方向邁進。
改革的過程中難免伴隨著陣痛,雖然新股發行的“三高”問題一度被廣為詬病,但近日來投資者不難發現新股發行過程中的諸多新變化:“新股不敗”已完全成為歷史;打新、炒新熱情迅速降溫,投資者面對新股的風險意識大為增強。(安 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