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韓浩月
民營實體書店有過屬於它們的輝煌期,它們是小眾圖書的匯聚地,是知識分子喜歡去的地方,開展的各種文化活動,頗有吸引力,也為讀者尋找專業書籍提供了便利。一度人們認為,民營書店將會遍地開花,以幽靜清雅的營業環境和人性化的服務,給大型國營書店帶來巨大衝擊,然而現實並不如大家所想,幾年之後,民營實體書店要麼倒閉、要麼苦苦支撐、要麼撤離城市繁華區,無數愛書人不止一次發出這樣的提問:民營書店怎麼了?
在北京的風入松書店停業檢修一個多月仍未開張之後,網絡上傳出這家書店要倒閉的消息,不少網友發帖和發微博懷念“風入松”,也有人像當年上海讀書人喊出“保衛季風書店”那樣發出了“保衛風入松”的呼籲,有網友稱北大離不開“風入松”,北京離不開“風入松”。後來書店負責人給出的答案是,“風入松”並不會倒閉,只是每月5萬元的租金難以承受,書店要搬遷到租金便宜的地方。儘管如此,網友還是對這個京城文化地標的撤離感到痛心,感嘆這片精神家園很有可能就此凋零。
就是在此背景下,一家報紙做了題為“民營書店,路在何方?”的調查。調查結果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麼“悲慘”,而是傳遞出了一些讓人覺得安慰的信息—民營書店並非病來如山倒,它們仍然有不小的競爭機會。前段時間,由於幾家網絡書店展開衝刺式的營銷競爭,網店裏的書便宜得跟“白送”的一樣,一些關心民營實體書店命運的人,就開始産生深深的擔憂,如此下去,折扣並不高甚至沒有折扣的民營書店,很難堅持下去。
但就在網絡書店揮動價格利器跑馬圈地的當口,仍有四成多讀者選擇會到民營書店購書,加上兩成到舊書店以及出版社購書的讀者,表明實體書店還是不缺乏支持者的。換句話説,雖然網絡書店兇猛,但在當下,喜歡到實體書店挑挑揀揀、聞著書香的讀者,仍然是主流。不要小看這個調查數據,因為數據背後顯現的是幾十上百年來人們養成的慣性購買,網絡書店再強大,想把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買書行為徹底抹掉,還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和較長的時間。
“便宜”和“便捷”是網絡書店的兩大利器,這兩大利器直擊現代人的軟肋,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在網絡書店的攻勢下堅持太久。因此,經年累月養成的慣性購買,成為民營實體書店的最後機會,抓住這個機會,想盡一切辦法再抓住讀者的心,那麼民營實體書店未嘗不會度過危險期,在城市中生存下來,並且與城市以及人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絡在一起,再也分割不開。這個機會不抓住,等到網絡書店將實體書店的陣地一步步攻陷,就再也難有翻盤的餘地了。
如何能活下來,單靠民營實體書店自身就不夠的,絕大多數受調查者都表示出了對民營實體書店要“扶持”、要“公平對待”的態度,因為讀書人和城市需要不缺乏書店的文化環境。這其實是在呼籲政府對民營實體書店提供資金、稅收等方面的扶持。但在呼籲政府為民營書店提供幫助的同時,讀者也應該拿出行動力來,畢竟門可羅雀的書店,再有政府怎麼扶持,也不會散發生機,身為愛書人,我們或許應該拿出一點點時間,去一下民營實體書店,翻翻書、喝杯咖啡、和朋友聊聊天,這不僅保住了我們的精神家園,更多地也是給自己放假,休憩身心。
關注“風入松”的命運,關注民營實體書店的命運,就是關注讀書人自身以及城市的人文,但願我們的城市能少一些洗腳屋,多一些書店。
作者係知名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