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上半年地方經濟增速遠超預期 中西部繼續領跑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20日 08:1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安卓 林小昭

  近日,隨著國家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的發佈,各地方也相繼亮出了自己的半年報,目前公開的信息顯示,已經十余個省份透露了上半年地方GDP增速或是預期增速。而從已公開的數據來看,中西部地區上半年經濟增長依舊強勁,成為地區經濟增長中的亮點。

  另一方面,隨著工業利潤從東部的下游産業向中西部上遊産業轉移,借助煤、石油、天然氣、稀土等能源優勢,以及金融危機後沿海産業向中西部的轉移加快、勞動力資源豐富等優勢,中西部的經濟增速繼續領先東部。

  上半年經濟增速好于預期

  已經公開數據的省份,其經濟增速均高於全國9.6%的平均水平,事實上,在“十二五”期間,各省份預期的年均增長目標也都高於全國目標,上半年數據顯示:絕大部分省份的增速達到甚至是遠遠超過預期。

  四川今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300億元左右,增長了14.5%,儘管增幅不敵去年同期的16.3%,但高於年初設定的“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速12%左右的目標。其中,工業增長迅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6%,增速比全國平均水平高7.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三位。

  江西同樣如此,據初步預計,上半年,江西省GDP總量達4950億元,同比增長13%,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左右。去年同期,江西的增速為14.4%,“十二五”期間設定的年均增速目標為11%以上。

  在江西的“三駕馬車”中,兩駕馬車一路狂奔,全省固定資産投資增長31.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出口總額增長75.2%,高於全國平均水平51.2個百分點。江西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也提出經濟總量5年翻一番。

  事實上,年初時,曾有近10個省份提出GDP總量5年翻番的構想,在上半年統計數據中,這些省份表現奪目。

  7月13日,廣西年中工作會議中透露,2011年上半年,廣西全區生産總值4700億元左右,增長12.3%左右,而其年初設定的全年增長目標為10%。其中,全區財政收入達794.32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5.7%。增幅為1995年以來最高水平,完成了年度工作目標的54.8%。

  來自福建省統計局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上半年福建已實現地區生産總值7062.9億元,同比增長13.4%,高出年初設定的全省生産總值增長12%的目標。

  作為中國的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目前還沒有正式的統計數據出臺,但據《深圳特區報》報道,近日廣東省委常委會提交的《2011年上半年工作報告》中透露了初步的統計數據,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産總值23347億元,同比增長10.1%。

  自金融危機之後,廣東的經濟增速畫出了一道拋物線,2009年廣東省上半年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7.1%,2010年上半年增長12.7%,今年又回落到10.1%。雖然與去年同期相比,廣東的增幅回落了2.6個百分點,但要完成年初所設定的增長8%的目標,已無太大懸念。

  廣東省社科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成建三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從我國整體來看,經濟降溫的手段還比較溫和,流動性相對充足,除了民營經濟以外,各個省份的重大項目實施並沒有受到特別影響,從而使得拉動經濟增長的動力依舊充足。

  區域經濟比重重新分佈

  值得注意的是,對製造業大省廣東來説,由於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廣東的工業利潤也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態勢。

  根據近期廣東省統計局發佈的數據,1~5月,廣東3.73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實現利潤1604.43億元,同比增長7.0%。企業獲利能力進一步減弱,總資産貢獻率11.8%,下降0.5個百分點。

  然而,屬於上遊行業的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兩大行業利潤猛增,分別實現利潤134.95億元、140.86億元,增長44.2%、36.0%。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告訴本報,上遊相對下游處於優勢,“下游出口製造業可能就會陷入一個惡性循環,就是‘接訂單是死,不接也是死’。”

  以“世界工廠”東莞為例,近期東莞製造業可謂“寒流”洶湧。這其中,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對企業的影響十分深遠。接受本報採訪的部分出口企業表示,人民幣升值、人工成本上漲都在可控範圍之內,但原材料價格的變化往往在企業能掌控的範圍之外。對一些企業來説,原材料價格上漲佔了成本上漲的一半以上,但這很難傳導到下游。

  “目前訂單萎縮得很厲害,很多廠家都處於半停工狀態。”出口企業、廣東省絲麗國際集團服裝公司總經理助理葉玉俏告訴本報,目前一方面出口訂單太少,另一方面利潤又太低,“這是雙重壓力”。

  而能源、資源價格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也改變了中國區域經濟的比重分佈。作為能源豐富的地區,以內蒙古和陜西為代表的省份得益於能源和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經濟也獲得了飛速發展。儘管內蒙古還沒公佈自己的半年報,但按照去年和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內蒙古的人均GDP已經超過廣東。

  不過,林江認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有很多方面,不能單看某一指標。內蒙古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趙海東教授也對本報指出,內蒙古在經濟高速增長背後,有三大非對稱性發展,制約了自治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如GDP、人均GDP與城鄉居民收入的非對稱,前者遠高於後者。

  這種現象背後是當地經濟增長長期過重地依靠投資的拉動,無法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尤其是消費的拉動十分有限。而這也是大多數中西部省份普遍存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