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 李毅
幾週來,關於對進口奢侈品是否應降低進口稅,媒體上爭論不休。此話題首先是由商務部發起的,引發社會不少人對“高稅收”的聲討。然而,當人們關注我國第一艘航母即將試水、“十二五”各項發展規劃逐一起步實施的同時,有不少人忘記了我國軍事和國防現代化、經濟的持續發展與繁榮、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民生的不斷改善等無不依賴於國家財政資金——龐大的稅收支撐;不清楚僅今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合計共有9000億元的預算赤字……
關於奢侈品是否應該降稅的爭論,源於人們思想認識上的是非混淆
國際上將奢侈品(luxury)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範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有兩點需要強調:一是奢侈品非生活必須品,與多數人生活關係不大;二是與同類商品比較,奢侈品價格畸高,價格與價值背離。中國人剛剛有了點錢,我們究竟是應集中財力儘量多地解決貧困省區的中小學生的小食堂、小飯桌,以及標準並不算高的營養早餐問題,還是“未富先奢”,像少數人主張的那樣鼓勵和倡導中等以上收入人群買得起奢侈品、享受奢侈品呢?也許是我們這個社會發展變化的腳步過快,現今的中國真的越發民主並包容。然而,希望這種民主和包容起碼不至於影響到我們基本價值觀的判斷,在允許部分人追求“個色”和時尚的同時,更要肯定那些負有社會和民族責任感的人們的發聲——為他們能夠勇敢地繼續唱響崇尚傳統、勤儉節約、科學發展的時代強音而鼓掌。
以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為由要求降低奢侈品進口稅是本末倒置
除少數“貼牌”産品外,進口奢侈品生産廠商一般設在境外,降低進口環節稅負,一方面是增加了奢侈品生産廠商的利潤空間,幫助出口商擴大了海外(中國)的市場,扶持和改善奢侈品原産地國的就業;另一方面,擠壓了我國同類産品生産企業的産、銷空間,減少國內相關企業的盈利,吸食並相應壓縮了社會原有的購買力,影響到我國相關商品生産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減少相關産品産銷環節的勞動就業,降低了相關企業職工乃至整個社會成員的福利,這是不辯自明的常識性道理。另外,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輕工業包括奢侈消費品在內的産品生産和工藝製造水平已今非昔比,有許多已領先世界水平,單就産品使用價值而言,已經完全可以替代所有進口奢侈品。有人説因為稅負過高,我國將大量奢侈品消費擠壓到國外,這未必完全不是事實。正像外國人到中國旅遊,臨走前一定會購買些中國名、特産品一樣,這是因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購買力持續增強及其外延所帶來的必然結果,只要在合理購買人數比例範圍內,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另外,對進口國外奢侈品減免稅,我們不能不聽一聽有關國內相關生産廠家的看法。
以減免稅負降低進口奢侈品價格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購買奢侈品的所謂“富貴階層”,目的為了獲得一種標誌——與眾不同,以顯示其“唯我獨尊”的獨特身價或地位。難以想象,當國內各大商場櫃臺上均擺放著低價的進口歐米茄、卡地亞手錶,街上多數人身背進口LV包,大學生書包裏裝著進口“香奈兒”化粧品時,原有的富人們是否真的願意與這些奢侈品消費“新生代”們為伍?更不用説我國的國民精神、社會風氣、國內相關産業將受到怎樣的衝擊。另外,從達芬奇傢具事件人們可以看到,國內的富人們對奢侈品存在著固有的心理定價——“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為滿足我國富人們求貴的心理,維持奢侈品高價的特質,誰能保證國外奢侈品廠商以及國內各分銷商們不會通過提高奢侈品定價填補政府因減免進口稅收所留下的價格空間呢?可見,降低奢侈品進口稅負的主張只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對進口奢侈品保持較高稅負是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重要職能
國家財政稅收政策是政府意志的具體體現,政府對影響國內企業和社會不同群體利益的重大經濟政策調整向來是持負責和審慎態度的。目前,除個人所得稅以外,我國在消費領域能夠對各類納稅人實行有效調節的稅種並不多。為了不增加一般納稅人負擔,在不開徵新稅的情況下,對奢侈品維持較高的稅負,加重有錢人的炫富成本,並將相關稅收收入集中投向弱勢群體和社會事業發展,體現了國家收入分配政策導向和“均貧富”的治稅理念。不幸的是少數人以歐美等發達國家奢侈品進口稅負低為例,來證明我國奢侈品稅負不合理。然而,以減免奢侈品進口稅的方式鼓勵奢侈消費品消費,不僅會引發因攀比所産生的消費畸形,還會加大社會裂痕,不利於減輕貧富差距,影響社會穩定。但是,過於抑制奢侈品消費也不符合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形勢和開放背景。因此,在奢侈品稅收問題上,我們應當根據我國實際,結合國家整體宏觀政策,探索出一條科學、理性、符合我國國情的稅收管理模式。
合理引導進口奢侈品消費,妥善解決奢侈品消費市場問題
我們不回避奢侈品市場和稅收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難以容忍國人花大價錢出國購買大量的國外品牌,致使我國國民財富長期、大量地流失。在大力宣傳科學發展,加強國人社會、民族和歷史責任感,弘揚中華民族“真、善、美”的傳統道德理念,堅持合理的稅收政策導向,倡導人們科學、理性消費的前提下,國家應加大對現行進口免稅品經營體制的改革:完善海南島國際旅遊島離島免稅政策;大力扶持和培育國産 “名、優、特”——奢侈品;改革和完善現有中國免稅品公司所屬企業和原特區免稅商場的經營。
結合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加快島內免稅網點佈局,滿足內地特殊人群的購物需求。海南實施離島免稅政策,是探索奢侈消費品進口稅收改革、削減奢侈消費品國內外市場價差的重要一步,也是我國在奢侈消費品進口管理政策上的一項重大改革和突破。離島免稅政策實施後,進口免稅奢侈消費品的銷售如井噴之勢,經營形勢喜人。同時,也存在經營網點佈局少、供貨品種、數量不充足等問題,應抓緊妥善解決。另外,要根據國人到境外選購奢侈品品種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豐富和加大相關商品品牌的進貨品種及數量。要始終堅持國際旅遊島的特殊定位,在保證有效監管的前提下,適度擴大奢侈消費品的國內輻射,將奢侈品的部分消費引導並留在國內。
借鑒國外“奢侈品”營銷經驗,加大培育國內名、特、優産品品牌建設。扶持國內民企形成奢侈品牌,抵禦外國名牌對中國市場的“掠奪”,是政府和社會共同的責任,也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要學習歐美國家奢侈消費品生産和營銷經驗,加大國産奢侈消費品包括中國絲綢、茶葉、名煙、名酒、食品、瓷器、工藝品等的培育力度,通過廣告宣傳和科學的營銷手段,推廣時尚話語,掌握産品定價權,精心培育包裝出自家的奢侈品“寵兒”。另外,對具有定向(外銷)的特定産品,可考慮在生産環節給予必要的稅收扶持。同時,要注意保護國産奢侈品知識産權,提高産品工藝技術水平和檔次、提升服務質量,力爭儘早培育出更多高品質、高價格、高知名度的國産名、優、特商品——奢侈品,打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免稅奢侈消費品的品牌。
充分發揮原有免稅品經營渠道的作用。要充分發揮中國免稅品公司及其所屬各地免稅品經營網點和原特區免稅商場的作用。原有經營免稅品業務的企業,要進行行業內部整改,提高經營管理水平。上級管理部門對所屬各免稅品經銷網點應實行商品的統一定價,清理中間經營環節,優化奢侈品銷售市場的商業形態和市場環境。另外,根據我國社會經濟變化和免稅品外購數量龐大等實際問題,政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解放思想,探索對原有免稅品經營管理方式的改革,可考慮對出國(境)人員在限定時間、金額、商品數量和種類的前提下,允許其持護照在中國免稅品公司所屬各免稅經營網點和原特區免稅商場購買免稅品。總之,要加強行業管理和改革,讓上述免稅店和特區免稅商場賣出的是真正的免稅商品,減少與外購免稅品的價差,最大程度發揮現有免稅經營網點的功能,實現外購奢侈品的理性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