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為表彰2010年為我國慈善事業做出貢獻的個人、企業和慈善項目,激勵社會各界參與和支持慈善事業發展,今天上午,民政部在人民大會堂特別授予100名個人和志願者團體、企業、慈善項目“第六屆中華慈善獎”。娃哈哈集團喜獲民政部授予的我國慈善領域最高政府獎──中華慈善獎。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作為獲獎單位代表在會上做主題演講。
宗慶後:“我認為,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首先需要全社會、特別是先富起來的群體樹立正確的財富觀。”
娃哈哈是一家從3個人、14萬元借款白手起家的民營企業, 在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引領下,娃哈哈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成為鄧小平同志所倡導的“先富起來的人”。但是富裕起來的娃哈哈,面臨著怎樣致富思源、回報社會這個重大課題。
宗慶後認為,作為一名企業家,應該把金錢看的淡一些,把社會責任看的重一些。“人的生命總是有限的,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我們現在掌握的財富最終都是全社會的。慈善事業是回報社會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一項崇高的社會事業。”作為先富裕起來的群體,娃哈哈投身慈善和社會公益事業,不僅是實現自我價值的自主選擇,也是“先富幫後富”的社會責任,更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宗慶後:“我們應該從更廣泛的意義上去理解慈善,走適合中國國情的慈善道路。”
許多人僅僅認為給有困難的社會弱勢群體捐錢捐物才是慈善,宗慶後認為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他認為,一次性救濟雖然形式上很好看,也能吸引社會的關注,但效果卻無法持久、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應當看到,雖然我們的經濟取得了很大的發展,但欠發達地區依然有相當數量的貧困人口,簡單的金錢資助並不能幫助他們徹底脫貧致富。如果我們能夠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到這些條件艱苦、基礎薄弱的地方去投資,同時帶去新技術、新設備、新觀念,讓當地的經濟逐步發展起來,讓更多的群眾通過自己的勞動脫貧、更有尊嚴地獲得財富,我認為這是作為企業家最大的慈善。”宗慶後如是説。
多年來娃哈哈一直堅持這一理念,投資重點始終放在我國的“老少邊窮”地區。據統計,集團先後在這些地區建了57家分公司,解決了上萬人的就業問題,娃哈哈的員工收入都遠遠超過了當地的平均水平。迄今該集團為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直接捐助金額累計達到2.87億元。
宗慶後:“慈善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我們應該讓慈善精神永遠傳承下去。”
他認為,慈善不分老幼,應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現在城市裏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在優越的條件下成長起來,往往體會不到社會上的艱難困苦,心中自然也就缺乏慈善之念。因此我們有責任引導我們的下一代更多關心社會疾苦,為社會承擔更多的責任”宗慶後強調,娃哈哈非常注重讓年青員工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前些年宗慶後還以女兒的名字設立了“馥莉基金會”,現已資助了不少公益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