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正在被極端氣候改變的中國農業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8日 17: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僅僅一個多月以前,長江中下游地區各省市還在旱災中煎熬,然而進入6月之後,突如其來的暴雨卻連續襲擊了這裡,剛剛經歷罕見旱災的南方農業又遭受雪上加霜的嚴重打擊。旱澇急轉,讓所有人猝不及防,複雜的氣候變化其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嚴酷的事實和急迫的問題已經擺在了我們面前:中國農業已經進入必須應對複雜、極端氣候風險的新時期。

  湖北省氣象局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正洪曾參與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影響與對策》,他介紹説,旱澇急轉,是多年來農業所面臨的氣候風險的又一次極端體現。研究分析表明,氣候變暖導致低層空氣明顯變暖,大氣不穩定性增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增強,氣象災害的發生更加難以預測。

  他説,長江流域今年初遭遇的長期乾旱災情,其實在之前已經有所顯現。以湖北為例,歷史資料表明,雖然近幾十年降水總量幾乎沒有變化,但降水的時間分佈,降水的區域分佈出現了明顯變化,也就是説降水呈現出了時間短、強度大、小區域的特點,這也就意味著無降水日數明顯增長,降水往往以極端的暴雨形式出現。

  陳正洪説,過去湖北春季氣象預報有個專用語叫“春季連陰雨”,現在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長江中下游春季綿綿細雨現象也漸漸減少,反倒是“秋冬連旱”、“冬春連旱”這樣的詞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未來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我國冷害事件將可能呈減少趨勢,但極端高溫事件、旱災、水災等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和強度都會增加。

  農業是對氣候變化反應最為敏感的領域之一。受氣候變暖影響,我國農業生産佈局、種植結構出現變動,大幅度增加農業成本和投資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將不可避免地逐漸出現。中國農科院有關專家表示,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到2030年,我國種植業生産能力因氣候變暖可能會下降5%至10%,其中小麥、水稻和玉米三大作物以下降為主,2050年後受到的衝擊會更大。

  氣候變暖還將加速肥料揮發釋放,導致土壤肥力下降,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將被迫增加。據有關專家研究,氣溫每升高1攝氏度,氮向外釋放量將增加約4%,釋放期將縮短3.6天,要保持原有肥效,每次的施肥量需增加4%左右。施肥量的增加不僅使農民投入加大,化肥揮發、分解、淋溶流失的增加對土壤和環境也十分有害。此外,氣候變化還將使我國主要作物品種的佈局發生變化,如冬小麥種植範圍的北界將北移。

  專家們表示,全球氣候變暖之前也許是以比較溫和、低頻率的天氣形式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顯現,但近年來在其影響下,極端氣候事件間隔時間短、次數多。

  湖北省氣象局局長崔講學介紹,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包含兩個層次的含義,一方面是適應氣候變化,變弊為利,減少損失;另一方面需要延緩氣候變化。從適應變化而言,需要各地建立高效專業的應急機制,而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在生活方式上也要做出相應的改變;從延緩變化而言,則是要從根本上建立起延緩氣候變化的體制與機制。

  “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個層次都是系統工程,適應是當務之急,這需要各個部門加強聯動,從長遠著手,加強應急,排查薄弱環節,構建適應氣候變化趨勢和當前基層實際、高效的應急機制,並打造一支高效、專業的應急隊伍。”崔講學説。

  武漢區域氣候中心認為,與南方長期應對洪澇災害的經驗較為豐富相比,本次旱情暴露出了一系列問題,包括防災減災體系不夠完善,水利設施嚴重落後;旱情監測體系處於起步階段,旱情監測評估和預測分析能力嚴重滯後;防汛抗旱保障能力不足,等等。

  陳正洪表示,主動適應氣候變化,在農業生産上調整結構,因地制宜,主動避災則是農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長遠之策。在品種選育和栽培管理中考慮極端天氣事件的影響,增強作物抗旱防澇等能力也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之策。

  華中農業大學農村管理學博士王丹建議從四個方面著手減少氣候變化對我國農業的影響。一是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田基本建設,推廣旱作節水技術,增強農業防災、抗災、減災和綜合生産能力;二是建立健全農業防災減災預警機制;三是調整農業佈局,合理規劃農業耕地,增強農業生産系統的抗逆性和可恢復性;四是培育推廣高産、優質、抗旱、耐澇、抗高溫、抗病蟲等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半月談內部版》2011年第7期,記者 沈翀 黃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