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用更高的價格把6年前賣出去的發動機公司再買回來,看似華晨集團做了一筆不划算的生意,不過在分析人士看來,這步棋背後華晨集團另有圖謀。
而對另一位當事主角五糧液集團來説,這筆交易意味著五糧液長達五年的造車夢基本告一段落。
6年後的回購
西南聯合産權交易所7月12日發佈成交公示顯示,南邦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南邦投資”)以3.55億元受讓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下稱“新晨動力”)50%的股權。
新晨動力有兩大股東,分別為五糧液集糰子公司普什集團控制的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華股份”)和華晨集團,各佔50%股份。根據今年5月19日西南聯合産權交易所發佈的公告,新晨動力50%股權的轉讓方是新華股份。
此舉意味著五糧液集團長達五年的造車夢暫告一段落。2006年8月,五糧液集團進軍汽車行業,華晨集團旗下申華控股(600653.SH)發佈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綿陽新華內燃機集團有限公司將所持新華股份95.00599%股權,作價3.92億元轉讓給四川省五糧液集團的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和綿陽市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五糧液集團通過從華晨集團接手新華股份,進入汽車核心部件的發動機領域。但是在參股新晨動力5年後,五糧液集團卻打算退出汽車發動機領域。
今年5月19日,西南聯合産權交易所發佈公告稱,以生産491汽油發動機(曾連續10年産銷全國第一)著稱的新晨動力50%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為3.55億元。
五糧液集團對於退出汽車行業的原因諱莫如深,但業內人士分析,與五糧液收縮戰略有關。根據五糧液(000858.SZ)發佈的2010年年報,2011年五糧液的重點依然在白酒産業上。
民族證券研究中心分析師曹鶴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採訪時坦言,當時五糧液收購新晨動力有一定歷史背景,2006、2007年家電等行業企業紛紛進軍汽車行業,包括春蘭、中集等企業都有所動作,根據華晨集團的戰略佈局,在當時高管動蕩清理資産時決定將西部生産基地新晨動力賣掉,雙方一拍即合。
當時,五糧液集團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機會合適,將考慮進入整車領域”。2009年3月份,華晨金盃綿陽分公司獲批,而該公司正是由五糧液集團旗下普什集團與華晨金盃汽車的合資企業。11月28日,由五糧液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共同投資18億元的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綿陽新華內燃機股份有限公司50萬台動力軸承項目在綿陽正式啟動。至此,五糧液集團完成了“造車夢”中的關鍵一步。根據2006年華晨和五糧液的框架協議,後續的衝壓車間等建設都將由五糧液集團負責,將生産皮卡及金盃品牌系列越野車、輕客、輕卡等。除了華晨金盃綿陽分公司外,五糧液旗下的普什集團也成立了汽車零部件公司,該公司以生産塑料類産品為主,同時涉及模具製造、化工、建材、汽車零部件等。
不過,五糧液的造車行動從此在大眾的視線中消失,直至此次的股權轉讓行為出現。
“但是汽車行業是一個週期性較長的行業,車市三年左右便出現高峰低谷的更迭,2008年車市出現下滑,當初進軍汽車行業的業外企業紛紛敗走,五糧液集團收縮戰線可能源於此。”曹鶴坦言。
但五糧液的轉讓條件十分苛刻。公告顯示,第一,受讓方應為依法設立且合法存續的境內外企業法人,具有10年以上汽車發動機製造行業投資管理經驗,目前持有汽車發動機製造企業50%或以上的股權;第二,受讓方或其關聯方應為汽車整車製造大型企業,上年度具有30萬輛以上整車的生産、銷售規模,在四川省有整車投資控股項目;第三,為了給企業帶來汽車發動機技術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機會,受讓方或其關聯方應具備與國外汽車製造商的合作項目;第四,本項目不接受聯合受讓。
公告期滿時,僅徵集到南邦投資一家意向受讓方報名申請受讓,成交價3.55億元,與掛牌轉讓價相同。資料顯示,南邦投資是註冊在百慕大的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資金壓力
無論此次轉讓新晨動力是否意味著五糧液集團造車夢破滅,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資金充裕的五糧液集團為缺錢的華晨集團提供了發展資金。
根據2006年華晨集團與五糧液集團達成的股權轉讓合同,華晨集團旗下的申華控股將從轉讓過程中獲得約1155萬元的利潤。受此影響,公告公佈當日,申華控股漲0.17元,漲幅為8.63%。
華晨汽車集團高層當時曾公開坦言,通過與五糧液集團的攜手,能補充華晨的資金鏈,加快華晨的南方基地建設。
不僅如此,五糧液集團方面當時還同意,在發動機的銷售上對華晨集團給予保護,當新華股份的利益與華晨集團的發展戰略發生衝突時,新華股份不向華晨集團的競爭對手銷售發動機。
時隔六年,華晨集團再次從合作夥伴手中買回這個位於西部的發動機工廠,在曹鶴看來,短期來看更多是出於戰略考慮,“新晨動力近一兩年的業務一般,下一步關鍵要看華晨能否把西部基地打造起來,因為新晨動力主要向華晨集團西部的整車工廠供貨,除非打通上下游,否則前景並不理想。”
國泰君安分析師張欣也認為,此舉與華晨集團的現有戰略有關,按照華晨集團“北有瀋陽、南有綿陽”的戰略佈局,推進西部戰略是提振華晨業務的支撐點。
根據公開資料,落戶四川綿陽的華晨南方基地于2007年6月25日啟用,投資5億元、年産能9萬輛的一期工程于2009年6月30日竣工,目前共有四款車型投産,分別是SUV金盃霸道009、皮卡金盃西部大力神、微面金盃海星、微卡金盃西部牛仔。
對於為何回購,本報截稿前,華晨集團並未給記者明確答覆。
事實上,華晨集團目前的資金鏈仍然捉襟見肘。華晨中國(01114.HK)最新的年報顯示,2010年該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9.48億元,比2009年的61.49億元增長45.5%,利潤額達到14.64億元,扭虧為盈,2009年華晨中國虧損500萬元。
但財報上的扭虧為盈卻是基於對虧損業務中華轎車的成功剝離。中華轎車業務一直拖累華晨汽車,為此,華晨汽車董事長祁玉民一度押寶利潤更高、市場競爭並不激烈的專用車市場。
金盃和華晨寶馬是目前華晨集團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2010年華晨中國財報顯示,華晨寶馬對華晨中國利潤增長的貢獻率提升了152%。
華晨的圖謀
華晨集團旗下有三個上市公司,分別是ST金盃(600609.SH)、申華控股和華晨中國,但三家上市公司對於紓解華晨汽車資金壓力的能力有限。
一直以來,祁玉民始終在為盤活三家上市公司,實現産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結合輾轉騰挪。
曹鶴認為,不排除今年華晨集團順利回歸A股的可能,因為前幾年華晨汽車把殼資源已經清理乾淨,主要問題是中華轎車盈利能力差,目前中華轎車已經被剝離出去,具備了回歸A股的條件。
事實上,華晨集團近年來一直在尋求合適的機會回歸A股市場,擴大融資渠道。今年5月,華晨中國公告披露,其全資子公司以3億元收購了大連華夏北方投資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全部華晨金盃股份。
通過這樁交易,華晨中國合計將持有華晨金盃60.9%的股權,剩餘的39.1%股份仍由原股東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持有。
此舉意味著一直依賴與寶馬的合資公司所帶來的大量收入,將其作為主要利潤增長點的華晨中國,正試圖提高輕型客車業務在其整體收入中佔據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