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隨著CPI物價指數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人關心哪種投資能實現保值增值。而保險作為任何家庭理財的基礎和杠桿,其功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大都會保險規劃師許文紅建議客戶在先做好保障的前提下再制定投資規劃。以下以普通白領家庭一家三口的保單為例,對他們家庭目前的保單進行“體檢”。
家庭簡介
蔡先生:34歲,房地産公司的策劃經理,年薪25萬左右。
蔡太太:34歲,廣告公司策劃文案,年薪13萬左右。
兒子:8歲,小學1年級。
蔡先生:一家之主,保障額度以責任為先。
根據表格可以看到,被保險人因疾病全殘/身故保額:150萬元;若因意外身故/殘疾:保額最高267萬;重疾保額34萬。
蔡先生保單分析
保單內容較為齊全:作為家庭經濟支柱的蔡先生有5份保單,最早于27歲那年,也就是在兒子出生後開始購買,體現了保障是隨著人生不同階段,特別是責任增大而增大的特點。5份保單保障內容分別涵蓋了重大疾病、住院醫療、意外傷害險、意外醫療,定期壽險及終身壽險等。
開車要買高額度意外險
保障額度相對較高:意外身故的保額最高達267萬,之所以購買高額度的意外險,是因為蔡先生經常開車和外出,發生意外的幾率較大;疾病身故保額也有150萬,另外還有34萬的重大疾病保障。
其中部分重大疾病額度與壽險額度合併,具有提前給付的功能,就是説如果發生約定的重大疾病,部分金額可提前賠付,已經給付的部分金額會從壽險金額中相應扣除。
以消費險為主,返本投資型缺乏:保單結構以消費險為主,優點是保額較大,缺點是終身保障較少,大部分消費險都只能保到65歲,著重解決走得太早,保險金給家人的問題。
建議
從保單的結構中可以看到,住院及意外醫療的種類有多次重復(最高住院賠付630元/天),在有充足的社保的情況下,顯得準備過多了。建議適當減少。
與此同時,隨著收入的提高,可適當增加終身壽險或終身重疾保障,也可選擇投資連接保險作為長期投資。
蔡太太保單分析
蔡太太買有6份保險,保費超過1萬元,相較于其年收入,保費可能過高。其因疾病身故/全殘保額78萬,因意外身故/全殘保額最高118萬,重大疾病最高保額為60萬。可看出其對重疾的關注。而且保障內容較全,有定期及終身壽險,意外身故及醫療險及住院津貼保障,儲蓄型保險的比例也較先生高。若健康生存到50歲、60歲、88歲都會返還相應的保額。每年還有相應分紅。疾病身故78萬,重大疾病60萬,意外身故118萬。雖然每年保費不少,但保額比先生小很多。可見蔡太太將保險作為投資傾向。
建議
太太並非家庭主要經濟支柱,所以用壽險解決家庭責任的意義不大,最擔心的還是疾病對家庭財務的影響。
由於大部分女性的投資心態都相對保守,所以可以考慮增加養老年金保險,及早為退休生活做準備。
小孩保單分析
先醫療保障後教育投資:許多父母首先會談到教育金的準備。其實醫療與重大疾病的保障也相當重要。蔡先生和太太的觀點比較科學,在孩子1歲保費最便宜時買醫療保障,在孩子抵抗力較弱的情況下,如果發生一些疾病或意外受傷的狀況,可以分散由此帶來的家庭財務風險。
教育金準備是剛性需求:保險行業規定,18歲前孩子身故的賠付額度只能10萬,因此即使父母想給孩子多買保障,保障額度上也有限制。
孩子作為純消費者,其保障額度太高也沒有必要。而孩子的教育則是長線的剛性需求,可以考慮用保險的方式解決基本的部分,但從現有保單來看,每年5000元學費並不能滿足十年後的學費需求。
建議
增加教育金的投入,可以用萬能型壽險或者投資連接産品進行長線投資,進行額外補充。由於萬能和投資連接可以根據家庭收入的調整降低或者追加投入,即使某一年度沒有投入也不至於讓保單失效,對同時需要顧及多個理財目標(如買車、買房等)的年輕家庭來説,可減少流動資金不足所帶來的壓力。
專家提醒
保單體檢很多時候成為銷售人員推銷自身保險産品的藉口和理由,事實上,目的在於根據不斷變化的家庭情況,調整各類險種保額。投保人尤其要注意根據家庭狀況,及時更換自身的聯絡地址、銀行賬號、受益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