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家審計總署近日公佈了去年“三公經費”預決算和今年“三公經費”預算情況。數據顯示,去年決算數為2488.79萬元,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1229.65萬元,平均每輛車運行維護費用5.41萬元。在公佈的各項數據中,審計署做了比較詳細的説明。這也是迄今為止中央單位中公佈“三公經費”最詳細的部門。
(7月12日《新京報》)
從科技部到教育部,從國家文物局到中國工程院,看完既有幾個部委公佈的三公消費清單後,審計署的確讓人眼前一亮——前面幾個部委公開的賬單都太籠統和模糊了,含糊不清的數字,簡單的介紹,讓人根本看不懂,基本上是看了也白看。而審計署的則詳盡多了。
納稅人不僅看得懂審計署的這個賬單,而且通過解釋和説明,也能夠接受和認同這些花費。雖然審計署的公車消費比較高,甚至在三公消費中佔到了近一半,但審計署主動給出了理由,稱主要是因為“審計機關沒有配備業務用車,審計時,為解決審計人員的交通問題,使用公務車接送審計人員”——這樣的公車使用公眾是能接受的。
審計署的這個詳盡的三公消費賬單,為其他部委樹立了一個透明和坦誠的典範,可惜,這可能只是一個孤獨的樣本,一個不可複製的個案,很少有部委會效倣審計署,像審計署這樣詳盡地公開三公消費。
為什麼這麼説呢?因為這方面缺乏制度規範,審計署能夠這麼做,完全出於一種道義自覺,而沒有哪個制度強迫審計署必須這麼公開。中央雖然要求各部委必須公開三公消費的預算和決算,但只是一個籠統的和原則性的要求,並沒有細化的要求和詳盡的規範。因為沒有先例,部委到底怎麼公開,公開到什麼程度,細化到哪些支出和項目,都沒有硬性指標,而只能由部門自己去把握。審計署所以在各部門中率先公開,並且公開得這麼詳盡,主要因為審計署平常是一個 “得罪人”的部門,主要工作就是審計其他部門在財政經費使用上的問題,每年的審計風暴都會曝出其他部門的不少醜聞。如果這個專門審計其他部門問題的部委,自身在三公消費的公開上都不做得公開透明一些,都不能詳盡地公開,都不能用清晰的數字自證清白,怎麼能取信于公眾和有資格去審計其他部門呢?
如果審計署也像其他部門那樣馬馬虎虎交出一份三公消費賬單的話,審計的公信力就會大為受損,這個部門在審計風暴中積累的聲譽和形象就會受傷。正是在這種無形的道德自省和 “自我審查”的壓力下,審計署才拿出了這樣的賬單,盡可能地細化支出,並趕在民眾質疑之前給出了解釋,用詳盡的解釋堵住了公眾的嘴。
可是,其他部門並沒有像審計署這種“專門審計別人的首先要自證清白”的道德壓力,所以在制度缺失下,這只能是一個孤獨的樣本。
(相關新聞見B04版)□曹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