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統計局:夏糧“八連豐” 有助緩解通脹預期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3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和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記者 徐文正)7月11日,國家統計局發佈公告稱,2011年全國夏糧總産量為12627萬噸,比上年增加312萬噸,增長2.5%,實現了夏糧連續8年增産。

  “在6月份CPI同比上漲6.4%,創3年來最高之時,夏糧增産數據的出爐,可謂是場及時雨。夏糧增産將緩解人們對糧價上漲的預期,而糧食價格是百價之基,夏糧增産將有助於緩解目前國內的通脹預期。”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洪濤在接受糧油市場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推薦閱讀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也表示,在極端天氣頻發、外部環境複雜等多重考驗下,夏糧增産對於保供給、穩物價、管理好通脹預期、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公告指出, 2011年中國夏糧因播種面積擴大,增産糧食50萬噸,因單産提高,增産糧食262萬噸。西南4省市共增産186萬噸,約佔全國夏糧增産總量的60%。其中,去年遭受嚴重乾旱的雲南、貴州兩省,今年共恢復性增産167萬噸。今年夏糧增産,主要得益於單産的提高以及西南地區糧食産量的恢復性增長。

  洪濤説,總體而言,今年夏糧豐收,秋糧播種面積也有所擴大,國家糧食儲備充裕,保障糧食市場供應、保持價格基本穩定是有基礎的。但由於農業人工成本上升較多,以及化肥、農藥、柴油等物質投入成本的上漲,糧食價格仍將保持溫和小幅上升的態勢。

  與以往糧食豐收後“谷賤傷農”的糧價“定律”相反,近年來出現了糧食豐收與糧價同步攀升的新現象。農業部數據顯示,從2004年至2010年7年間,中國糧食在連年累計增産約2300多億斤的同時,價格也翻了近一倍。

  此前公佈的《2011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中,有關部門也再次提高了小麥的收購價,將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定為:國標三等白小麥0.95元/斤,紅小麥、混合小麥0.93元/斤,比去年分別提高了0.05元/斤和0.07元/斤。但是,由於市場價格普遍高於最低收購價,今年的最低收購價預案還沒有啟動。

  “供需和物價水平是影響糧價的兩大主要因素。目前供需不成問題,因此物價水平高企才是引發糧價上漲的‘元兇’。物價上漲,農民種植成本因此升高,對糧食價格預期也升高。”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告訴記者。

  馬文峰認為,今年南方地區的旱澇急轉已經影響到了一些地區的糧食種植,這無疑增加了人們對糧食的漲價預期。採訪中,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夏糧增收將會對目前的通脹預期有所緩解,但並不能起到太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