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從達芬奇造假事件看品牌建設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2日 11: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深圳商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國內頗具影響力的高端傢具品牌達芬奇眼下陷入信任危機。媒體調查發現,達芬奇銷售的天價傢具當中,相當一部分並非産自其宣稱的意大利,而是廣東的東莞;所用原料也不是宣稱的名貴實木而是高分子樹脂材料;甚至,一些消費者購買的達芬奇傢具經檢測被判定為不合格産品。

  “中國製造”應當走向“中國創造”已成共識。走向“中國創造”就要鼓勵企業做品牌,因為品牌才能帶來更多的附加值。有意打造高端品牌的達芬奇選對了方向卻走錯了路?這不是一起簡單的造假案,換個角度來解讀它,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反思機會。

  在達芬奇造假事件中,有一些是非對錯是清楚的,比如,對於達芬奇以次充好和不實宣傳的違規行為,應當給予譴責與處罰。這些行為反映了企業品牌經營的理念缺失。

  做品牌,沒有捷徑可走,只能靠始終如一地提供更好的産品和服務。相信達芬奇也是如此積累起了自己的品牌效應。如果不是造假行為被揭穿,可以説達芬奇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經驗。很可惜,造假讓這一切都成為“空中樓閣”。這足以告誡所有正在努力中的中國企業,高收益總是伴隨著高風險,品牌能帶來更高的利潤和更大的行業影響力,也就必須更經得起人們拿著放大鏡來檢驗。

  達芬奇造假事件也反映出了國內品牌建設環境的不盡人意。

  首先,是公眾的認識誤區。比如,報道稱達芬奇傢具的售價“確實驚人”,並指出,北京達芬奇專賣店裏一張賣到30多萬元的雙人床,在東莞另一個傢具廠只需3萬元左右。這些話的言外之意就是,達芬奇憑什麼賣這麼高的價?顯然,這些不乏嘲弄與指責的文字,缺乏的是對品牌的常識性理解。

  成本價就是市場定價,只是消費者的一廂情願。這是因為,對企業來説,只要它自信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滿足感和安全感,就盡可以自主定價。可以説,正是有這層價值,才有了打造品牌的必要,否則我們也就不必追求“中國創造”了。

  在強調産品設計和知識産權的大背景下,貼什麼牌子賣什麼價並不奇怪。中國的飛躍牌運動鞋經過國外設計師的包裝,就可以賣到幾百上千元;紅藍條蛇皮編織袋被LV相中之後,就可以變身為時尚産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國際品牌在東莞小廠生産也不奇怪,大眾認可的耐克鞋很多就是本土企業生産。然而,我們能接受洋品牌的“過度要價”,卻對國産品牌的高價格冷嘲熱諷,孰不知,這種非理性態度也會間接“鼓勵”達芬奇式的媚外與造假。

  其次,則是政府在知識産權保護上的乏力。知識産權是品牌重要組成部分,而盜版橫行和山寨産品猖獗已經成為“中國創造”的最大障礙。這緣于政府對山寨産品態度上的曖昧,始終不願給出一個清晰的界定——到底屬於模倣還是剽竊?反映在對山寨産品的處理上,則是就事論事、時緊時松。一個經濟體在經濟起飛階段必然會有一個學習和借鑒階段,但始終依賴這樣的“學習和借鑒”,就永遠不能發展出自己的創造力。

  換個角度看問題,不是在為達芬奇開脫責任,而是想做出這樣一種設想:假如達芬奇不傍洋品牌,認真做好設計,也不用諱言自己的産品就是出自東莞小廠,它能不能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假如中國企業都能身處於一個寬鬆良性的市場氛圍,也許,就不會有曾經的歐典事件和今天的達芬奇事件,“中國創造”或許能夠早一天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