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9日,非洲最大的國家一分為二———根據蘇丹北南《全面和平協議》和今年初南方公投結果,蘇丹南部地區正式脫離蘇丹,成立“南蘇丹共和國”。在經歷了半個世紀內的兩場內戰後,世界上第194個國家由此誕生。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特使、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9日與南蘇丹外交部長庫勒簽署建交公報,這標誌著中國與南蘇丹正式建交。同日,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開始正式運作。
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愛華10日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是蘇丹的主要貿易夥伴、最大投資國,目前相對穩定的投資環境,將有利於我國的境外投資和對外經濟合作,但也不應忽視未來南北蘇丹內部紛爭所帶來的投資風險。”
南北雙方彼此依賴
蘇丹南北問題由來已久。由於蘇丹殖民時期南北分治導致裂痕,南北長期在種族、宗教、文化上存在分歧,造成了南方脫離蘇丹的訴求。雖然南蘇丹已經獨立,但目前,南北雙方就分界線部分區域歸屬、石油收入分配、債務分擔等仍未達成一致。
山東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曉寧告訴導報記者,“由於基礎設施薄弱、投資領域狹窄、自身經濟實力有限,獨立後的南蘇丹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而今後的經濟發展態勢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南北遺留問題能否順利解決,以及新的南蘇丹政府內政外交方面的領導能力。但總體來看,南蘇丹的經濟發展困難重重。”
美國《紐約時報》的文章認為,“朱巴(南蘇丹首都)街頭的慶祝活動依舊無法掩蓋一個嚴峻事實:建設一個全新的國家將需要數十年的艱苦努力———主要重任落在了南蘇丹政府的肩上,但這同時也在考驗著關注此事的國際社會。問題在於,南北雙方究竟該如何共享石油收益?”
上述報道稱,“蘇丹南北雙方對彼此都互相依賴。南方需要北方的管道以獲取石油市場;北方則需要石油收益以支付政府開支。雙方還都需要外國的投資,而一個和平的社會環境無疑將更有利於他們贏得國際社會的支持。”
事實上,蘇丹分裂,核心問題在石油利益的分配上。石油是蘇丹經濟的主要支柱,70%石油儲量都來自幾近赤貧的南方地區,不少油田産業更是分佈在南北蘇丹交界地帶,利益關係錯綜複雜,而一半以上的石油收益歸北方。
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員Michael Gerson認為,“南蘇丹邀請蘇丹總統巴希爾出席獨立慶典,這説明蘇丹南部政府也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他們或許已經對北方深惡痛絕,但後者仍然是南方的主要貿易夥伴。”
劉曉寧表示,“對於北蘇丹來説,失去了一部分石油資源,會促使北蘇丹提高自身石油産量,並尋找其他發展經濟的路徑。對於南蘇丹來説,雖然南方擁有大部分的石油資源,但到目前為止卻沒有煉油廠和輸出管道,短期內還必須依賴北蘇丹。”
“也要交南方新朋友”
一直以來,蘇丹是中國海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劉貴今表示,中國恪守平衡對待蘇丹北南雙方的原則,不偏袒任何一方。“如果説北方是我們的老朋友,那麼我們也要交南方這個新朋友。而且我們要參與南方的發展和重建,鼓勵中國公司在南方進行投資。”
據悉,中國石油公司通過入股財團大尼羅河石油作業公司,擁有蘇丹油田40%的權益。中國石油是在蘇丹投資最大的中國公司,包括油氣勘探開發、煉油、管道等,總投資超過70億美元。去年,蘇丹是中國第六大原油供應國,佔中國原油進口量5%以上。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網站6月29日的消息稱,該公司與蘇丹石油部簽署了深化油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另據蘇丹媒體報道,中石油在蘇丹的投資可能將翻倍。
劉曉寧認為,由於中國同蘇丹南北雙方都努力維持著良好的關係,因此短期內中國在蘇丹的石油公司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由於美國在南蘇丹獨立中發揮的作用,南蘇丹有可能在美國的壓力和誘惑下,採取向美國和西歐石油公司傾斜的石油投資政策。因此,未來在南蘇丹,中國石油企業有可能面臨美國和西歐石油企業的強力競爭。”
王愛華則表示,蘇丹同時也是一個農業大國,資源豐富,農業發展潛力巨大。山東和蘇丹在農産品、木材等方面均有合作。“不過,南蘇丹國家的建立需要一個過程,所以內部局勢仍存在不穩定因素,‘走出去’的企業依舊要警惕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