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新階段我國水利承載新使命 需要突破“水瓶頸”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0日 19: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大旱!洪澇!短短幾個月,兩種極端天氣在長江中下游接連上演。旱澇交織,抗災減災,水利又一次牽動全國,牽動中央。

  回首2009年華北大旱,去年西南大旱,舟曲特大山洪,極端天氣日益頻發。從缺水地區到傳統水鄉,從農業到工業、生態,水旱災害的影響正日益加劇。保糧食、保人飲、保生産,一次次大考,考驗水利的應急抗災能力,也考驗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

  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聚焦水利,提出新形勢下水利新的戰略定位“水是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站在“十二五”的新起點,在當前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統籌推進的新階段,不斷提高水利支撐保障能力,突破水資源瓶頸,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事關全局的戰略性問題。

  看水利:以佔全球7%的水資源,養育佔世界21%的人口,保發展惠民生功不可沒

  大旱之年夏糧豐收,水利功不可沒。

  “修好水利,種地才有底氣!”在河南滑縣東信都村田間,村民王興結高興地説:“多虧縣裏新打的機井,今年小麥澆水沒耽誤,畝産1200多斤,增産100多斤。”

  去冬今春,滑縣連續140多天無有效降水,農田龜裂,麥苗喊渴。“有工程抗大旱,沒工程瞪眼看。如果沒有水利保障,面對這場大旱將束手無策。”滑縣副縣長袁銳鋒説,滑縣力補水利短板不惜投入,去年縣財政收入的1/10投入到水利。經過多年努力,全縣機井達到4萬眼,居全國縣級首位,干支渠1208條,使174萬畝農田告別靠天吃飯,實現旱澇保收。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發佈之後,水利發展全面提速。初步統計,今年中央水利投資已落實1134億元,比2010年年初增加39.3%。“真金白銀”落戶田間,水利基礎不斷加強。在抗旱一線,各種水利工程開足馬力,重旱區8省累計抗旱澆麥2.02億畝。水利保豐糧,為當前“穩物價、抑通脹”作出重要貢獻。

  水利發展不只是支撐了農業,而且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水利絕對不是旱了灌、澇了排這麼簡單,而是要從全局優化配置水資源,做好可持續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保障。”山西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説。

  水治則天下寧,盛世治水翻開嶄新篇章。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的實踐,是最好的見證。

  興水利、除水害。一組數據最有説服力:60多年來,全國防洪減災直接經濟效益累計達3.93萬億元。1991年以來,年均挽回糧食損失4059萬噸。

  水利保發展。珠江調水,引江濟太,江水北調,一個個調水工程使江河成網,水系連通,猶如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脈,為城鄉發展提供着不竭動力。60多年來,我國水資源調控能力不斷提升,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達到7000多億立方米,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水需求。

  水利惠民生。在大巴山區,在西北農村,輕輕一擰水龍頭,甘甜的清水噴涌而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累計讓2.72億農民告別飲水難。60多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從2.4億畝擴大到9.05億畝。

  中國用佔全球7%的水資源,保障了佔世界21%人口的生存、發展,這是舉世矚目的成就。

  摸水情:水危機步步緊逼,從“農業的命脈”,到“生命之源、生産之要、生態之基”,必須重新審視國情水情

  新時期的水利,不僅是農業的命脈,更關係經濟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謀划水利改革發展,不僅要立足水利行業,更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準確把握國情水情的深刻變化。

  應該清醒看到,乾旱缺水、水污染事件、湖泊萎縮、海水倒灌等現象日益頻發,水多、水少、水臟、水渾四大水危機步步緊逼。

  水多洪澇災害頻繁,仍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去年全國437條河流發生了超警以上洪水,因災死亡3222人,直接經濟損失3745億元。

  水少人多水少,是必須面對的基本國情。全國人均水資源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8%。且時空分佈不均,在供需總量基本平衡的背後,全國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與此同時,隨着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加大,水資源短缺問題將越來越嚴峻。

  北方缺水。近年來黃淮海遼水資源總量減少12%。天津,過去5年,先後兩次從黃河引水、11次從灤河引水。

  水鄉也缺水。地處洞庭湖腹地的湖南南縣,原本“頭頂長江、腳踩洞庭、腰纏四水”,但今年的罕見大旱,讓境內的6條河流5條出現斷流,水再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湖南省政府顧問謝康生説,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強降水、乾旱等極端天氣事件的概率都在增大,“有水地方少,缺水地方多”、“有水時候少、缺水時候多”,水鄉季節性缺水,已並非偶然。

  水臟《2010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表水污染依然較重。黃河、遼河為中度污染,海河為重度污染。一些地區“有河皆污,有水皆臟”。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地區的一些污染企業,從東部向中西部轉移,從城市向農村轉移,給本來就水生態脆弱的地區帶來新挑戰。

  水渾全國每年因水土流失而損失的耕地約100萬畝,大量泥沙進入河流、湖泊。作為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今後農業、建設項目等人為活動強度可能加劇。

  水危機背後,暴露出粗放的發展方式。江漢平原曾被稱為四湖流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大規模的圍湖造田,“插到湖心、收到湖底”,結果“人進湖退”,四大湖中的三湖、白露湖消失,成為稻田。“需要裝水時它裝不下,泄洪時又泄不出。”湖北省監利縣水利局副局長曾重海説。

  一些糧食大省,增産背後是不斷加劇的地下水超採。在華北平原,200萬口機井遍佈田間地頭,農田打得像“蜂窩”。100米、300米、上千米,井越打越深,地下水越來越少,這個世界最大的漏斗區,正在透支未來。

  用發展的眼光看,經濟社會用水需求在變,水情在變,江湖關係在變。而令人擔心的是,當前資源短缺與用水浪費並存,生態脆弱與開發過度並存,污染治理與超標排放並存,不少地方發展已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傳統發展方式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長此以往,水資源難以承載、水環境難以承受,經濟發展難以持續。

  走出水資源困局,必須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尊重自然規律和發展規律,不能“雨豐而忘旱,臨旱再掘井”。

  號水脈:水利“基礎脆弱、欠賬太多、全面吃緊”,投入不足仍是最大難題

  在中央一號文件出臺的政策帶動下,各地紛紛加大水利改革發展力度。然而,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相比,水利仍然乍暖還寒。

  現代農業離不開水利支撐,然而全國一半以上的農田仍“靠天吃飯”;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水利保障,然而點多面廣的小水庫大都還“帶病”運行;生態環境改善離不開水利調控,然而大多數中小河流治理滯後。這些“最大硬傷”、“明顯短板”,反映出水利總體“基礎脆弱、欠賬太多、全面吃緊”的局面。

  “用的是大躍進的水,種的是學大寨的田,大多工程靠吃老本。”湖南韶山灌區管理局原局長曾紀鑫擔憂地説,1966年建成的韶山灌區,當時能灌100多萬畝,但40多年老化失修,灌溉面積萎縮了20%,水走一路漏一路,澆到地裏的水不到一半。

  小水利的狀況更不容樂觀。江西樟樹市水利局副局長肖自強説,堰塘像碟子、渠道像篩子,基本都是“帶病”運行。全市96座小水庫,一半還沒除險;15條萬畝農田以下的圩堤,還有11條沒加固;山塘、電灌站失修嚴重。

  中小河流治理“欠賬”多。大多為縣級及以下管理,投入不足,防洪標準低。如江西省尚有13個縣城和615個鄉鎮的中小河流未設防,已設防的191個鄉鎮基本在五年一遇以下。

  投入不足,仍然是當前水利的一個重要問題。一些地方幹部反映,水利建設“重大輕小、重城市輕農村”的現象依然存在,大量田間工程“上級投入少,基層投不起,農民幹不了”,成了“真空”地帶,影響了水利工程的整體效益。

  水利欠賬有多大?由於水利的“兩工”投入銳減,與上世紀80年代比,年均投入減少約2100億元。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將土地出讓收益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但一些地方幹部表示,這一政策距實際操作還有距離。“沒有細則,地方土地出讓收益難統計、難界定,基層水利部門無從着手。”

  水科院抗旱減災研究所副所長呂娟説,東部地區經濟發達,土地出讓收益高,但水利資金缺口小;相反,産糧大省水利欠賬多,但經濟落後,並無多少土地出讓收益,因此統籌調配勢在必行。

  定水策:嚴守“三條紅線”,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展望新藍圖: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河湖健康保障體系,水利科學發展的制度體系。全國年用水總量力爭控制在6700億立方米以內,農田灌溉系數提高到0.55以上。

  當前水利存在的諸多不協調、不平衡問題,是發展中的課題、時代的命題。突破“水瓶頸”,必須立足國情水情,推動發展方式轉變,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道路。

  民生優先,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水資源問題。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實施的“山區小康水利”工程,讓農民充分參與,解決了水利“為誰幹”、“幹什麼”等問題,到2020年,使山區群眾人人喝上乾淨水,人均一畝穩産田。

  政府主導,推進水利投入機制新突破。水利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公共財政應該將水利作為重要投入領域。加強金融支持,吸引社會資金。重慶、鎮江等地成立了水利投資集團公司,構築投融資平臺,作出了有益嘗試。

  統籌兼顧,從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轉變。飽受缺水困擾的山西,今後5年投入1000億元,構建“兩縱十橫、六河連通”的大水網,將使全省總供水量提高到86億立方米,實現從“水瓶頸”向“水支撐”轉變。

  轉變方式,從粗放利用向高效利用轉變。以水定發展,一度缺水的河西走廊,小麥玉米田正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棉花、制種玉米等節水作物,膜下滴灌使棉花畝節水335立方米,增産12%。

  人水和諧,從過度開發向合理開發轉變。江蘇無錫6000多條河道全面推行“河長制”,一河一策,43條黑臭河道清水復流,再現小橋流水美景。

  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孫雪濤説,要像重視國家糧食安全一樣重視水資源,像嚴格土地管理一樣管理水資源,像抓好節能減排一樣抓好節水,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建立用水總量、用水效率、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推動發展方式轉變。

  承載着民生期待,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吹響了水利改革發展的新號角。水利迎來新一輪大發展的美好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