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融資融券無人喝彩 制度弊端亟待改革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10日 13: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紅週刊》實習記者 王乾

  為了減少價格波動,刺激市場活躍程度,改變A股單邊做多的交易模式,融資融券機制的引入曾被市場各方人士寄予厚望。但自去年3月31日以來,作為新的金融工具正式推出已經一年多,市場交投卻極為清淡。本刊記者登錄上交所網站查詢相關數據後發現,上周滬市單日融資買入額保持在9億元、融券余量金額在1.3億元左右,合計不到滬市日均成交額的百分之一。融資融券為何陷入不叫座的尷尬境地?記者帶著疑問走訪了幾家證券營業部。

  三大原因影響融資融券發展

  在一家證券營業部的VIP廳,一位剛打完牌的投資者馮先生向記者介紹説,VIP廳總共有幾十位大中戶,資金量從50萬到1000萬不等,沒人做融資融券。另一家證券公司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他所在的營業部已經成立了三年多,客戶將近1萬人,但做融資的還不到10人,做融券的一個也沒有。

  面對記者的疑惑,有投資者表示:“證券賬戶資産總值在50萬元以上的起步門檻太高。當前八成股民的資金量都在50萬元以下,10萬以下的散戶佔大部分,另外普通證券賬戶開戶滿18個月的條件也制約了新股民的參與。”

  中小散戶沒條件參與融資融券,VIP廳裏有資格的投資者為什麼也不感興趣?接受記者採訪的大客戶坦言,“融資融券就像大海,在不熟悉的前提下貿然下海,潮退了裸泳怎麼辦?”另一位股民表示,“股票都操作不好,還敢融資融券?證券公司整天教育我們‘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自己的資金賠了就賠了,借了人家的賠了咋還?”

  幾經週折,記者終於聯絡到一位資深投資人趙女士,她向記者表示去年在廣發證券開立了融資融券賬戶,融資的授信額度是600萬,融券的授信額度是200萬,融資她做過兩筆,凈賺了70多萬元,有效地放大了投資收益。當記者問她為什麼在下跌行情下沒做融券時,對方表示不熟悉先賣後買的交易模式,“行情不好時我就從股市中全部退出”。

  “投資者心中的傳統思維根深蒂固——量力而為,不喜歡借貸的心理影響到融資融券市場的活躍。除此之外,目前有資格開展相關業務的只有部分券商的少數營業部、投資者的融資融券額度有限、券商推出的融資融券品种太少,是目前融資融券制度的三大軟肋。”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證券分析師向記者分析,以交易品種為例,在大盤持續下跌的行情中,對券商而言,融券業務做的也不是十分情願,比如有券商拿出50億元開展融資融券,其中49億元用來給投資者做融資,1億元做融券,額度僅佔2%。原因很簡單,券商的融資融券業務實際上是跟投資者做對賭交易,投資者融券是用來賣出,賣出得多了,證券的價格必然應聲而落,在股市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投資者縱使願意繳納10.85%/年的融券費率加交易佣金,券商的交易熱情度仍然不高,但又不能不做融券業務,部分券商採取了變通的方式規避風險,即滬深交易所規定的90隻融劵標的股票,券商只選其中的幾隻PE較低的來做,因為下跌空間相對較小。記者撥打了一家券商的客服電話,對方告訴記者目前可融券賣出的股票包括中信證券、招商銀行、貴州茅臺、工商銀行、萬科A等九隻。

  借鑒成熟市場經驗 完善相關制度

  針對當前融資融券市場的現狀,國泰君安研究員蔣瑛琨提出,國內現行的部分融資融券制度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與日本市場有眾多的相似之處,成熟市場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他建議,首先擴大融資融券的標的數量,目前國內融資融券交易標的僅有90隻股票;東京證券交易所目前的交易標的有將近2000隻。其次,降低融資融券的保證金水平。相對於日本初始保證金30%、維持保證金20%的水平,目前國內融資融券業務制定的50%的初始保證金、130%的維持擔保水平明顯偏高。再次,目前國內融資融券業務的高息差導致投資者交易成本偏高。

  國元證券分析師屠海在接受本刊採訪時表示,“融資融券市場規模較小的主要原因是機構投資者參與較少。在歐美市場,做融資融券投資的主要是機構,因為機構佔市場份額大,有較強的風控意識和手段,不會讓風險無限放大。另外,從日本、韓國、台灣三地的相關制度來看,可以引入轉融通業務,即基金等機構提供資金和證券,證券公司作為仲介提供給融資融券客戶,擴大參與融資融券市場的主體及交易標的和資金,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