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馬紅漫:百般呵護下國産奶無法讓人愛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8日 09:5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馬紅漫

  著名經濟評論家、經濟學博士

  關鍵詞

  乳業新國標

  國家發改委約談“洋奶粉”企業不到兩個月,外資品牌奶粉價格便“漲聲一片”。據報道,雅培、惠氏等均已開始漲價,幅度達到1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洋奶粉漲價,很多消費者也不願意轉向國産奶粉。

  洋奶粉品牌我行我素地大幅提價,絕不僅僅是霸氣外露,市場的逆向投票現象才更引起我們的思考。在消費者對民族乳業信心不足、國內乳品行業標準不明的語境下,洋奶粉反而擁有了足夠的底氣對主管部門的“約談”充耳不聞。提價的實質,恰恰是因為洋奶粉已經獲得了強勢市場地位,完全有能力把控消費者不會流失。

  受三聚氰胺等負面事件的影響,國産奶粉的形象在消費者心中一落千丈。在本土奶遭遇信任危機之時,外資奶粉乘虛而入。對於那些急切為孩子尋求安全“口糧”的家長而言,奶粉的品質“大過天”,即便洋奶粉一再漲價也不敢輕易“用腳投票”。

  只有切實提升本土奶業的品質,儘快培育起本土優質的乳業品牌,才可能與外資品牌形成競爭之勢,從根本上遏制住外資奶粉漲價不止的衝動。

  然而去年6月出臺的生乳“新國標”不僅沒有提升國産乳品的競爭力,反而讓市場標準混亂不堪。新標準把乳蛋白含量從此前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質含量不低於2.95%降到了2.8%;菌落總數反而從每毫升50萬調升到200萬,相關標準均為“歷史新低”,與歐美標準相比更是差距甚遠。

  “向下看”的寬鬆監管口徑,不僅難以鞭策企業提高産品質量,反而是對當前國內乳業低品質的屈就。

  這樣的低要求甚至在乳企內部也引發爭議。繼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業標準之後,近日又有光明乳業總裁郭本恒高調附和。

  反對聲音認為,“新國標”遭到了北方乳業巨頭的“綁架”。北方奶業主張做常溫奶,由於需要進行高溫殺菌,所以對奶源標準的要求較低。而部分高溫奶有時為了保持口感,還需要加香精、穩定劑、添加劑。所以,常溫奶企業確實存在諸多問題,此前被曝光的三聚氰胺、皮革奶都是鐵證。

  一場業內利益群體的博弈,根本沒有吸納消費者與獨立機構的聲音,最終也只能是代表供給方的利益訴求而已。

  主管部門對生乳標準的盲目降低,導致民族乳業反而失去了與洋品牌抗衡的能力。那些寧可多掏錢買洋奶粉也不肯買國産奶的消費者並沒有錯,因為“百般呵護”之下的國産奶著實無法讓人愛得起來。已經倒下的“三鹿”告誡我們,鬆懈的監管絕非培育民族品牌的正確選擇,反而可能引致滿盤皆輸的悲劇。

  本版繪圖姜宣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