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盈利難度增加投資者“適者生存”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8日 07: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世華財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世華財訊]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趨勢投資者和短線交易者“受傷”最重,套期保值操作也是左右為難,而套利和對衝交易者日子卻相對好過一些。

  據期貨日報7月8日消息,“今年上半年客戶普遍反映賺錢難、賠錢幾率大,不少去年盈利很高的投資者,今年上半年的損失都超過50%。”一家期貨公司總經理向期貨日報記者透露,今年上半年公司客戶盈虧軋賬後顯示整體虧損2000萬元,而此前三年都是盈利的,2010年客戶總體盈利為7.7億,2009年盈利5.8億,2008年盈利在3.3億。

  而另一家期貨公司金融服務部人員則認為,能在期貨市場上盈利的都只是小部分,不管市場怎麼變,這些人總能順勢而為,在市場上找到賺錢的機會。

  在今年上半年在市場調控和行情振蕩的“雙重壓力”下,哪些投資者是賠錢的?哪些投資者是賺錢的?哪些交易模式能夠適應市場變化?不同的投資者面對調控下的市場中會有什麼樣不同的反應?記者就上述問題調查後了解到,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趨勢投資者和短線交易者“受傷”最重,套期保值操作也是左右為難,而套利和對衝交易者日子卻相對好過一些。

  短線投資難以承受成本之重

  “交易成本太高,加上‘半死不活’的行情,現在做單就像‘溫水煮青蛙’,今天虧一點兒明天虧一點,很快資金就被成本和行情吞噬了。”投資者萬先生告訴記者,交易成本的提升對像他這樣的短線炒手來説,是難以承受的。手續費成本的上升,打亂了以前做單的節奏,現在很難在舒服的點位處理單子,看似能盈利的行情,結果頂多持平,虧損在這半年更是家常便飯。

  “市場調控和振蕩行情對極短線炒手和趨勢交易者影響最大。”以撒期貨投資管理公司交易總監王一博告訴記者,春節以來,交易所提升手續費和保證金對於一天開倉幾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極短線炒手而言是“致命打擊”,很多極短線炒手不得不開始轉變交易模式,也有人因此離開了這個市場。而對於趨勢交易者來説,今年上半年的振蕩行情也很難給他們提供更多的機會。

  振蕩行情加大套保難度

  “今年的行情一直處於振蕩狀態,大大加深了套期保值的操作難度。”一位企業投資者告訴記者,在振蕩行情進行賣出保值不能順勢建立空單,因為這往往意味著可能會賣在最低價。而在逆市在上揚階段賣出,又很難判斷是行情會繼續振蕩還是會突破帶來一波有能量的漲勢。

  受市場調控的影響,期貨市場上半年整體行情顯得不溫不火,不少品種甚至長期處於期現倒挂狀態。另一位套保投資者告訴記者,貼水的行情讓他們很難受,期現倒挂意味著賣出盤一賣出就是虧損,而作為生産企業,他們主要做的就是賣出套保。

  套利對衝交易顯示優勢

  “但振蕩的行情卻增加了套利對衝的機會。”王一博表示,上半年他操作的套利對衝交易盈利了27%,套利對衝作為一種發現市場“漏洞”的撿錢交易模式,在振蕩的行情下反而更顯示出優勢。但同時王一博也表示,交易成本的提升和波動較大的行情還是會對交易結果産生不利影響。“由於交易手續費提高了,在行情較大的時候,需要增加持倉時間和加大操作波段才能賺錢,無形中增加了交易的風險。”

  投資者“困”中求“變”

  投資者齊先生告訴記者,今年以來交易成本的提高讓他一度産生轉戰外盤的想法。但由於國家對資金出境監管非常嚴厲,雖然有渠道可以出去,但出於資金安全的考慮,他還是選擇留守國內市場。

  “既然選擇了留守,要想盈利必須改變以前的交易策略。”齊先生表示,以前他的操作以日內短線為主,但交易成本的提高加大了日內短線交易賺錢的難度。

  “目前我開始變為以波段交易為主,放棄一些價值不大的短線機會,希望能獲取比較穩定的盈利。”但交易風格的轉型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去年操盤收益超過了60%,而今年上半年只是剛剛打平。”

  順應變化才是“王道”

  對於今年上半年的市場調控及振蕩行情,劉先生顯得要淡定得多,他向記者表示期貨市場本身就是小眾市場,不能總按照大行情、大思路去做。

  劉先生笑言,上世紀90年代他進入期貨行業的時候,市場實行的就是雙邊收取手續費。所以對於手續費他並不是很在意,除非交易量特別大。

  “對於小資金而言,振蕩行情是賺錢的好機會。”劉先生認為,在單邊行情中方向一旦做反,小資金很快就“全軍覆沒”。但在振蕩行情中,保持穩定的心態,管理好資金,把握好節奏,小資金賺錢並不困難。

  “調控使得不少資金處於觀望狀態,整個市場的流動性受到一定的影響。”劉先生表示,他最擔心的是長時間的市場調控和振蕩行情,會使大資金對市場失去興趣。

  “全世界的金融市場都是弱肉強食的,必須在最快的時間適應市場的變化,期貨到最後做的就是心態和經驗,其他只佔30%。”面對上半年市場的變化,劉先生倒是顯得比較從容。

  (王德軍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