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江蘇鼓勵地方政府建水利融資平臺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7日 07: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5年內水利投入將突破2000億元

  編者按

  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正式公佈。這是新世紀以來的第8個中央一號文件,也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中共中央首次系統部署水利改革發展全面工作的決定,奏響了全面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新號角。文件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強、覆蓋面廣、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舉措。一號文件在各地落實情況如何?本報記者對江蘇、湖南、貴州3省進行了採訪,從今天起,《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專欄將連續報道。

  落實中央一號文件

  本報記者姚芃

  “最大的感受是什麼?”在江蘇採訪水利建設時有人這樣問。

  “江蘇人民真有福!”記者不假思索地這樣回答。

  江蘇的水利建設成果在國內已經名列前茅,目前江蘇省有效灌溉面積、旱澇保收田面積,分別佔耕地面積的81.6%、68.9%,疏浚完成全省80%以上的農村河道,涉及1200萬農民的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

  而已經以一號文件正式出臺的江蘇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推進水利現代化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成水利現代化綜合保障體系,到2020年基本實現水利現代化。“十二五”末,全省水利投入2000億元以上。

  如此驚人的資金投入從哪來?

  確保財政投入

  “中央和省一號文件為公共財政加大對水利的投入提供了強大後盾。”據江蘇省水利廳有關人士介紹,為保障資金來源,增加水利投入,江蘇省一號文件根據中央要求,明確了“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協同治水興水”的投入機制。

  江蘇在中央提出各級財政對水利投入的總量和增幅要有明顯提高,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的基礎上,明確提出各市、縣要嚴格執行當年可用財力的2%至4%用於水利建設、城市維護建設稅15%用於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的財政資金投入比例。同時,繼續徵收防洪保安資金、水利建設基金、南水北調基金等財政性資金用於重點水利建設。水資源費徵收標準也將逐步提高,專項用於水資源的保護管理、節約利用和水源工程建設。

  拓寬融資渠道

  江蘇省一號文件確定了一系列拓寬水利融資渠道鼓勵政策:符合條件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通過直接、間接融資方式,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水利建設,引導和鼓勵金融機構增加水利建設信貸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水利企業上市和發行債券;鼓勵和支持發展洪水保險;提高水利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比例;積極推進經營性水利工程市場融資。

  “目前,江蘇在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建設上,已有成功的探索。”據鎮江市水利局局長王梅芳介紹,鎮江市于2002年組建了以籌集城市水利建設資金為主要職能的水利投資公司,受市政府委託,管理、開發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産和資源;積極開展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走多渠道融資之路。在直接融資上,成功發行企業債券20億元。在間接融資上,通過與國有銀行、政策性銀行、金融信託機構、股份制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合作,成功融資47億元,融資總額達到67億元。5年來,根據城市防洪總體規劃和工程建設進度,保證建設資金足額到位,各項水利工程的興修、新建,使城市防洪標準達到了百年一遇,構成了貫通一氣的城市水系。

  “眼下公司資産規模已達250億元。鎮江的探索,不僅破解了城市水利建設的資金難題,而且形成了城市水利建設的良性循環,同時反哺農村水利,推進城鄉水利統籌發展。”王梅芳説。

  吸引社會資金

  在吸引社會資金方面,江蘇省一號文件提出通過民辦公助、政府購買、委託管理等多種形式,鼓勵企業、個人及社會團體投資公益性或準公益性的水利工程項目。民營企業按照規劃建設的水利項目,産權和收益歸投資人。民營企業投資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工程,享受與集體經濟組織同等補助政策。按照多幹多補、多籌多補的原則,加大“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力度,發動和組織農民群眾興修農田水利。這些措施,將極大激發社會各界投資水利的熱情。

  解決“重建輕管”

  在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的同時,江蘇省一號文件特別提出,要優化水利投資結構,明確各級財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用於水工程、水資源的管理。

  在治水過程中,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水利投資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設領域,而在已建工程的運行管理、水資源的管理保護等方面,存在長期投入不足的問題,從而造成部分工程在使用多年後已達不到設計標準,例如大量農田水利工程、河道溝渠淤積嚴重,影響了工程效益的發揮。

  “資金保證是確保工程完整完好、效益充分發揮的必要條件。江蘇省一號文件提出了切實解決‘重建輕管’問題的新舉措。”江蘇省水利廳工程管理處處長鄭在洲説,湖泊、河道、水庫泵站等都是水利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是防洪保安的屏障,也是水資源配置的載體,更是水資源、水生態環境保護的根本。對管理投入的加大,為實施依法管理、規範管理和長效管理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