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財經人士 黃湘源(專欄)
像海螺水泥這樣的一邊圈錢一邊理財,並非孤立的個案,而是已成為資本市場習以為常的一種常態。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何以淪為上市公司的圈錢理財工具?海螺水泥就是一個很好的説明。
6月14日,海螺水泥公告95億元公司債券上市,隨後一天的另一份公告則顯示,該公司投資40億元分別購買了3款不同的理財産品。有記者調查發現,海螺水泥動用鉅額資金購買的理財産品,最終可能以信貸信託方式流向了同屬安徽省國資委治下的其他企業。
根據海螺水泥對公司本次發行鉅額債券融資的解釋:“主要是歸還銀行貸款,調整財務結構。”而從該公司去年底尚擁有60億元現金存量來看,其經營現金流不僅非常充裕,財務結構應該説還處於較好的狀態,而且,今年1季度,公司經營現金流量凈額達17.49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857.72萬元相比,同比增長近10倍。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發行數額如此巨大的天量債券,其動機或不無蹊蹺之處。
事實上,海螺水泥發債融資之後,據稱原來打算提前歸還建行的貸款,卻又由於還款期限未到,而與建行合作,轉手購買了信託理財産品。海螺水泥與建行簽署過一項合作協議,雙方約定自該信託計劃設立滿6個月時,由建行安徽分行受讓該筆信託計劃項下的信託收益權,建行安徽分行將該信託計劃的信託資金和相關收益一併償付給海螺水泥。因此,海螺水泥的此次發債融資,或不無一開始就有既非用作擴充産能,亦非直接用於歸還銀行貸款和補充流動資金,而是另有其他不可告人之目的的可能。
在海螺水泥購買的理財産品中,25億元與國元信託設立理財計劃,預期年化收益5.85%;7.5億元與四川信託設立理財計劃,預期年化收益8.5%;7.5億元中國銀行中銀集富專享理財産品,理財産品期限為185 天,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8%。與時下一般理財産品相比,收益率並不高。由於海螺水泥、國元信託、淮南礦業以及安徽高速不僅同屬安徽國資委治下,且相關的信託投資項目主要均通過與其有著長期合作關係的建行完成,有理由相信,這裡面可能存在較大的尋租和套利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海螺水泥這樣的一邊圈錢一邊理財,並非孤立的個案,而是已成為資本市場習以為常的一種常態。自2008年以來,海螺水泥分別以股票增發、債券發行、向母公司借款等方式融資超過200億元。而在今年上半年25家上市公司總額超過了124億元理財項目中,海螺水泥一家就佔了三分之一。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何以淪為上市公司的圈錢理財工具?海螺水泥就是一個很好的説明。上市公司圈錢斂財,一不必有擴大産能的現實需求,二不須考量真實的財務狀況,只需要迎合審批者的口味,將融資的理由編造得像那麼回事了,或就不難通行無阻。按照海螺水泥某副總的説法,誰讓“現在證監會也鼓勵直接融資”呢?!
市場上銀行理財産品的濫發,目前亦已成為十分明顯的一大公害,金融風險正因此而積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6月上旬,銀行理財産品總額已達7萬億元。銀行發行理財産品有6000多只,接近去年全年總量。銀行理財産品之亂象叢生,根源與其説在銀行,還不如説是在市場監管的制度性錯位,是在利益關係的嚴重失衡。一方面,銀行借貸資金的稀缺性加劇,令企業資金使用成本陡然增加。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圈錢無度,卻令銀行可以輕而易舉地利用理財産品充當圈錢變放貸的“轉手人”。
圈錢和放貸的同流合污,唯一的結果只能是社會財富進一步向既得利益者手中集中,而資本市場乃至全社會的貧富不均亦將由此而逐步擴大。在監管錯位,誠信淪傷的條件下,這條貌似共贏的資金週轉鏈條一旦戛然而斷,對於金融體系乃至資本市場和整體經濟基礎來説,無疑將是致命的打擊,而為這種高利息的轉手放貸買單的則將不僅是深陷泥淖的相關企業,何嘗不也是眾多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理財産品購買者,以及廣大為無休無止的圈錢融資無償獻血卻從來也得不到任何合理回報的資本市場投資者?這是一種制度性的悲劇,絕不是銀監會發個應景性的監管文書,或證監會做個敷衍了事的調查立案決定就可以解決得了的,更何況,後者或正自我陶醉於融資成果的突飛猛進,而還沒有來得及對海螺事件作出一絲一毫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