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雜談:郭美美事件究竟是誰不理性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6日 11: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郭美美事件:究竟是誰“不理性”

  7月4日,中國紅十字總會開通微博,回應郭美美事件。紅會秘書長王汝鵬稱,部分網友情緒偏激,對紅十字會做的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全盤否定,以偏概全,希望公眾和媒體能夠“理性看待”郭美美事件。

  郭美美炫富,儼然是根點爆輿論的引線,焦點直指紅十字會的信譽。她跟紅會之間“剪不斷,理還亂”的灰色糾葛,讓個人炒作在曖昧的聯想下,演變為關乎慈善風險的公共事件。對此,紅會開通微博,並“希望公眾理性看待”。言下之意是公眾失之偏頗,不解紅會苦衷。冤屈之態,活靈活現,只可惜人們普遍不買賬:究竟是你“不理性”,還是我太偏激?

  誠然,在郭美美事件的眾聲喧嘩中,確實不乏猜疑、鞭撻,許多“不憚以最壞的惡意的揣測”,是基於感性的事實判斷,並不是非常客觀。對紅會貢獻的全盤抹殺,也有矯枉過正之嫌。可揆諸現實,公眾洶湧的臆測與批評,何嘗不是真相奢侈下的饑渴呢?若紅會能“敢於直面慘澹的事實”,杜絕諱疾忌醫,依循“謠言止于公開,信任源於透明”的定律,人們何至於無厘頭地猜測?

  民眾圍觀,無關“仇富”,支撐民意如泉噴涌的,是按捺不住的知情心和樸素的正義感。紅會到底有沒有慷百姓之慨,讓善款落入私囊,這對公眾來説,絕非無關痛癢的懸疑。關於紅會方面的醜聞,不僅會透支紅會的信譽,挫傷人們“從善如流”的信心,還會讓善款消淡了“救濟貧弱”的社會功用,冷卻公共生活的溫度。

  在現實中,公眾的向善意願,總是在慈善機構的“謝絕監督”姿態裏碰壁;就連遇上“假公濟私”的危機,紅十字總會也保持著“管他洪水滔天,我自巋然不動”的淡定,頂多只有“粗線條”的描述,這怎能消除人們叢生的疑竇?更不幸的是,紅會的語焉不詳,在“天價帳篷”“天價餐費”等前科的烘托下,更顯得心虛和敷衍塞責。佘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