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張茉楠:走出去應成産業鏈的海外延伸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5日 15:0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上海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日國資委發佈《境外資産監管辦法》和《境外産權管理辦法》,這不僅給海外投資巨虧的央企敲響了警鐘,也讓中國海外投資風險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同時,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積極“走出去”的中國到底需要怎樣的海外投資戰略。

  數據顯示,中國2010年的海外投資額達到565億美元,過去5年的海外投資總計2159億美元。特別是2010年,中國企業延續金融危機以來強勁的海外並購勢頭,在能源礦産、製造業和服務業等諸多領域,完成了數百宗高達幾百億美元的跨國並購,呈現出持續強勁的資本輸出過程。然而,與高漲的投資熱情相對的,卻是頻頻出現的投資失敗。國際知名金融數據公司Dealogic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企業跨境收購的失敗率全球最高,達到12%;2010年,這一比率降至11%,但仍為全球最高。相比之下,美國和英國公司2010年海外收購的失敗率僅為2%和1%。因此,國資委下“軍令狀”以加強對企業“走出去”的風險管理,意義固然重大,然而還遠遠不夠。因為,對於大多數“走出去”中國企業而言,缺乏的不僅僅是風險控制與管理,更缺乏的,是海外投資的全局戰略。

  當前,競爭對象全球化、資源分佈全球化、配置手段全球化、利益相關者全球化,使得資源整合需求前所未有地迫切、資源整合戰略前所未有地複雜。這方面,國外資源整合的戰略值得借鑒。美國海外投資模式的重點是十分重視制定企業的全球發展戰略。美國大公司總部基本上都設在美國本土。總部均設有公司的全球戰略研究部門,負責調查本行業的國際市場發展情況,研究提出公司在全球運作中的戰略定位、總體戰略和具體執行計劃。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掌控著全球産業重組的利益分配權,通過全球不同國家之間的生産率以及資源稟賦的差異,來確定要素組合的形式。但最根本的是要保持美國在研發、生産、銷售乃至最後的財富管理,以期獲得在財富創造的所有環節中,國家競爭力和利益分配的主導權。

  同樣,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就已經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日本企業的資本利得及海外進賬極其巨大,海外資産創造了巨大的國民生産總值。而這其中不能不歸功於日本的綜合商社模式。日本綜合商社是集貿易、産業、金融及信息等為一體的,具備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的大型跨國公司。綜合商社將貿易功能、産業功能、金融功能和信息功能融合起來,形成一種大型經營綜合體。三井財團、三菱財團、住友財團等幾家綜合商社,都在海外擴張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再來看一下海外投資同樣大步向前的印度。印度海外投資盈利之所以能夠超過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能夠“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選擇更精確的目標市場。印度海外投資戰略的市場定位是:到資源豐富的國家和地區進行資源開發;到智力資源豐富、投資環境良好的發達國家建立分銷渠道和研發基地;到經濟發展水平低於中國的發展中國家投資設廠,開拓國際市場。當前印度跨國公司首選的海外投資區域是亞太地區。亞太地區許多國家都處於經濟快速發展時期,投資環境不斷改善,市場潛力巨大,投資回報率高。

  未來,中國海外投資的大潮不可阻擋,但海外投資不能僅僅考慮規模和速度,而要考慮如何利用全球的分工體系和産業鏈,從技術輸入、資源/原材料採購、物流、産品設計到下游的渠道、市場銷售等每個價值環節進行滲入,在微笑曲線中儘量向兩端延伸,以期獲得更高效、更有價值的資源整合。這樣,不僅在規模上形成體量,也在産業鏈上形成合作,以此提高投資海外的成功率。

  中國要以産業佈局和提升競爭力為切入點,提高企業海外佈局的效率和效益。例如,尋找農業、林業資源可考慮東南亞市場;需要提升技術能力,可選擇發達國家建立研發中心,利用海外研發資源,使研發國際化,取得居國際先進水平的自主知識産權,並將對外直接投資與提供服務結合起來;從節約成本角度考慮,可考慮勞動力成本低,具有一定基礎設施配套能力的發展中國家。要結合當地的區位優勢和自身的競爭優勢,選擇更適合的投資目的地,真正把“走出去”當作是中國産業鏈的海外延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