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企第二輪海外並購盯上消費品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30日 08:4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財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早報訊 中國企業對海外並購的興趣已開始轉向那些瞄準中國迅速增長的中産階級的消費企業。《華爾街日報》評論説,此舉可能引發和日本在其經濟泡沫時期在全球範圍收購時程度相似的文化衝突和政治焦慮。

  中國企業此前海外並購策略主要是收購能夠推動中國經濟增長引擎的鐵礦石、石油和其他自然資源。

  易凱資本有限公司首席執行長王冉本月稍早在《華爾街日報》在北京舉辦的中國金融市場會議上説,目前已開始看到“第二輪並購”,焦點已不是重工業領域。

  《華爾街日報》列舉了一系列最新並購案:中國企業收購法國皮膚護理企業歐舒丹的股權、收購日本本間高爾夫有限公司(Honma Golf Co.),並對好萊塢電影製片廠米高梅和電影倉庫表達興趣。

  《華爾街日報》引述中國並購老手的話稱,一些歐洲企業尤其對那些可以幫助他們向中國富人銷售的交易感興趣。今年6月,復星國際收購了法國度假村運營企業地中海(Club Mediterranee)7.1%股權。這家法國公司計劃在五年內把中國發展成為其第二大市場。

  不過,中國企業瞄準的石油和天然氣企業數量,眼下仍多於其他任一行業的企業數量。根據Dealogic數據,今年中國企業總計以500億美元收購了280家外國企業。

  但從長期看,花旗集團駐香港的亞太區並購主管班菲爾德(Colin Banfield)説,中國消費企業與潛在海外機會在進行良好、持續的談判,而且目前已超過了僅僅是口頭説説而已的程度。

  急於擴張的中國企業可能也會遇到非消費行業海外並購過程中遇到的一部分阻力。《華爾街日報》引述春華資本集團(Primavera Capital Corp)董事長胡祖六的話説,為了減輕國外對中國這個龐然大物的擔心,收購方應當與國外監管層和公眾進行密集溝通,然後才發起襲擊。

  一些專家預計,中資企業對非中資消費品公司的收購興趣越來越大,將影響到有關知識産權遭到竊取的辯論。美國商界領袖和政府官員曾頻頻抱怨中國的所作所為。

  除此以外,《華爾街日報》説,當中國中化集團公司今年秋季想方設法要收購加拿大鉀肥公司的時候,它很難找到盟友。一位知情人士説,投資者關注的是從這筆收購中獲取財務回報,而中化的主要興趣則是鉀肥産量的最大化,要是與投資者結盟,雙方的興趣是很難結合到一起的。

  《華爾街日報》還提醒,收購消費品企業,政治上可能就不會那麼敏感。但如果是消費品行業的重要收購,則可能讓人聯想到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日本企業對美國標誌性資産——洛克菲勒中心等的追逐。

  松下電器産業公司與好萊塢製片公司MCA Inc.管理層交惡,最終在1995年出售了所持後者80%的股份。

  中信産業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吳亦兵説,中資公司從事收購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怎樣把收購目標整合進來。吳亦兵説,如果中國管理人員捫心自問,他們能不能夠把外資公司管理下來,我敢説中國90%的理性買家都會給出否定答案。

  吳亦兵指出,自然資源行業的並購成為中資企業並購的主要部分,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個行業的公司更加易於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