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國務院養老新政補齊短板 走出城鄉一體化關鍵步

發佈時間:2011年07月03日 08: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半月談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月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開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有什麼意義?特色是什麼?怎樣操作?帶著這些問題,半月談記者採訪了這一領域的專家。

  補齊社會養老保險短板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十一五”期末,全國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達2.57億;2010年底,參加新農保的人數達1.43億。

  也就是説,在養老方面,職工有基本養老保險,農民有新農保,唯獨3000萬城鎮居民沒有任何制度上的保障。

  “一些地區對城鎮居民和失地農民養老保障進行了探索,但在全國範圍內並沒有統一的制度規定。”湖南省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告訴記者,“如今,這一漏洞終於得到彌補。”

  “應該看到,從人群的角度,我國對於社會保障走出了新的一步。”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説,“我國的養老保障制度實現了基本的全面覆蓋,當然,這是從保基本開始的。”

  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認為,只有使全體社會成員分享經濟發展成果,改革開放才能得到人民的擁護,共同富裕的理想才能成為現實。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開展城鎮居民養老保險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體系作出的又一重大決策,標誌著我國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將實現全覆蓋,對於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養老保險,促進社會和諧,具有重大意義。

  基礎、公平、普惠

  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微博專欄)認為,與新農保一樣,我國的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具有基礎性、公平性、普惠性的特點。

  周天勇解釋,首先,從基礎養老的概念就可以看出,政府提供的是一種基本保障。國家財政全額支付最低標準基礎養老金的標準不會太高,因為要達到廣覆蓋的目標,在現有國情下,只能是一種基本的保障,這樣才能保證財政資金的可持續投入。

  第二,中央政府提出,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按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給予全額補助,對東部地區給予50%的補助。這樣,無論在發達地區還是貧困地區,同一地區參保者將來領取的基礎養老金水平是相同的。這體現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公平性。

  此外,我國城鎮居民養老一直處於制度缺失狀態,現在建立了這項制度,使城鎮居民同樣能享受到社會養老保險,享受到公共財政的陽光,這也體現了公平性。

  第三,中央政府提出,參加城鎮居民養老保險的城鎮居民,年滿60周歲,可按月領取養老金。這就意味著過了這一年齡門檻,不分天南地北,不分男女,城鎮老年人都可以直接享受到最低標準的基礎養老金。這體現了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普惠性。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邁出了實施城鄉一體化保障的關鍵一步,為最終實現城鄉同等保障水平奠定了制度基礎。”周天勇説,“隨著我國經濟獲得更大發展以及地區發展差距的不斷縮小,城鄉保障水平也必然會不斷趨於接近,並使真正意義上的城鄉同等化保障得到實現。”

  明年全覆蓋 標準待提高

  中央政府提出,自今年7月1日起,啟動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工作,試點範圍覆蓋全國60%的地區,明年基本實現全覆蓋。據有關部門統計,至少有3000萬人將享受到這一政策所帶來的福祉。

  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養老待遇的,不用繳費,可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距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按年繳費,也允許補繳,累計繳費不超過15年;距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按年繳費,累計繳費不少於15年。

  中央政府提出,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構成,支付終身。中央確定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為每人每月55元。地方政府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提高基礎養老金標準,對於長期繳費的城鎮居民,可適當加發基礎養老金,提高和加發部分的資金由地方政府支出。

  有關專家認為,實事求是地講,每月的基礎養老金標準相對我國當前整體經濟發展水平來説不算高,但是在當前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區財力有限情形下,“保基本”的養老保障標準能讓更多的城市居民納入到養老保障體系中來,將有利於更好地實現養老保障的“廣覆蓋”與“可持續”。隨著經濟發展,國家還是應逐步增加基礎養老金。(《半月談》2011年第12期/記者 徐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