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三大評級同時聚焦壞賬率 中國銀行業風險尚可控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30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銀行業承擔了大部分的融資責任,而隨著銀行資産負債表的擴大,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則是不可避免的後果之一。”

  隨著中國地方政府負債審計數據的出爐,關於中國銀行業的潛在風險問題也再次牽動人們的神經。未來幾年之內,中國銀行業壞賬率或持續升高幾乎成了市場的共識。

  “經歷過2008年和2009年大規模寬鬆貨幣政策的‘洗禮’,中國銀行業資産風險的上升是必然結果。然而,風險究竟已經被推高至何種程度,目前無法預估。”一位外資諮詢公司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專訪時曾表示,“不過,我們可以發現的一點是,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關注中國銀行業壞賬風險問題。事實上,當人們意識到某件事情存在風險時,往往也意味著這一風險已在掌握之內。”

  不良率必然上升

  6月28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佈亞太區銀行業研究報告指出,地方政府債務是中國大型銀行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中國地方融資平臺若沒有政府的介入,內地銀行將增加不良貸款率6個百分點,新增2.5萬億元人民幣的壞賬。

  當前外資機構對於中國銀行業的壞賬問題也有著極為相似的看法。同日,穆迪表示,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佔總貸款的比例將從目前的1%上升到5%,而中國地方政府建設項目及房地産領域的不良貸款則是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上升的主要原因。高盛也指出,預計2013年中國內地銀行業不良貸款比例達8%,不良貸款的最薄弱環節可能在開發中的西部地區出現。

  “金融危機期間,為刺激經濟而採取的積極財政政策,使得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規模大幅擴張,其中銀行業承擔了大部分的融資責任,而隨著銀行資産負債表的擴大,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上升則是不可避免的後果之一。”一位銀行業內分析人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風險基本可控

  雖然不少外資機構對中國銀行業的壞賬問題頻頻提出警示,但他們也同樣認為,中國銀行業發生系統性危機的可能性並不大。“高達約4%-5%的不良貸款比例符合我們對中國銀行業的評級和穩定展望。如果比例超過了這個水準,那可能會導致我們調降中國銀行業的財務實力評級。”不過,穆迪認為,壞賬率的上升不太可能導致中國發生系統性問題。

  上述分析人士也表示:“就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負債規模而言,政府完全能推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案來解決還債問題,因此對銀行業的衝擊同樣可以得到控制。”匯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亦指出,短期內基本上可行的就是地方政府用更透明的方式舉債,對從銀行借的債務應延期,以避免給銀行造成大的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