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記者 劉曉凱報道
近兩年,相親似乎成為了老百姓茶余飯後議論的熱門話題,原因就是電視相親、婚戀網站等各種新式的相親模式打破了傳統的較為封閉的相親模式,這樣的創新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也吸引了走在尋覓愛情之路的人們。
婚戀網站依仗互聯網龐大的網民基礎、便捷靈活的優勢呈現了快速發展的態勢。據市場研究公司iR esearch預計,中國在線約會市場規模將從2010年的4.87億元增長至2015年的1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31.3%,遠超同期美國市場的3.4%。以婚戀網站老大世紀佳緣為例, 2010年,世紀佳緣用戶平均每天花費11分鐘,瀏覽22個世紀佳緣網頁。從財務數據來看,2010年世紀佳緣營收達到1.676億元,3年間凈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到146.3%。其中2009年扭虧為盈,之後營收快速增長,去年全年毛利率高達63%。
婚戀網站市場如火如荼地發展著,然而,在這紅火背後卻經常發生不盡如人意的事件。比如,不久前發生的劉擎“欺詐門”事件,可以説將婚戀網站存在的隱患徹底地暴露出來,也使得人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全新的婚戀模式。
問題一齣現,矛頭自然會指向婚戀網站,“為什麼會存在虛假信息?”“信息審核不夠深入”等質疑聲拋向了婚戀網站。“婚戀網站的商業模式是存在漏洞的。通過互聯網註冊的用戶信息難以確保真實性,尤其是我國民政系統沒有聯網,造成公民婚姻狀況信息的滯後,使網絡婚戀者無法獲知對方真實的婚姻狀況。”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然而,互聯網的虛擬特性也決定了問題的出現一定不是單方面的原因。易觀國際分析師董旭在接受《中國産經新聞》記者採訪時就表示,婚戀領域的特殊性也決定了網站在審核的層面要付出更大的力氣,投入更多的資源,但由於信息不對稱,網站其實根本做不到對用戶信息真實度的全面掌握,同時業界的這種要求對網站來説也是不合理的。用戶在婚戀網站上也需注意防範,但其實這已經脫離了婚戀網站這一范疇,屬於社會生活的範疇。
事實上,婚戀網站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烈的特殊性。婚戀網站作為公司,它應該屬於工商局管理;作為網站,又歸屬工信部;它從事的是婚戀介紹,這又屬於民政部門管轄範圍。婚戀網站的三種屬性形成了交叉地帶,因此沒有較為明確的監管部門,問題一旦出現不能及時地得到處理解決。加之,目前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於互聯網涉及的法律問題,國內並沒有專門的法規加以約束,因此,婚戀網站出現問題解決起來存在很大難度。
對此,蔡靈建議,新生事物的産生應當及時立法並做到有效管理,要改善當前局面必須做到權責分明,明確歸屬並加強監管,應當要求相關婚戀網站嚴格審查用戶信息,提供安全的交流平臺,並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由此可見,婚戀網站的未來發展是機遇與挑戰共存的。機遇在於市場的巨大潛力,根據全國婦聯中國婚姻家庭研究會與百合網聯合推出的《2010年全國婚戀調查報告》的數據顯示,按1.8億單身人士計算,加上8000萬父母,中國有2.6億人為擇偶而忙碌。而挑戰則一方面要求婚戀網站要完善商業模式,政府要出臺相應法律法規加以制約,保證其真實性、可靠性;另一方面則是包括SNS、微博在內的實力廠商都在婚戀這一領域實現了佈局,競爭者實力、資源都很強大,必然會加大産業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