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央取消農業稅 農民年減負超千億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7日 15: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晚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解決溫飽問題後 中央出臺多項惠農政策 多予少取反哺農村

  對於安徽農民車海亮一家來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個促其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過程。

  先是家裏的農業稅不交了;接著領到一張信用社的卡,每年國家向卡裏存糧食補貼的錢;然後是兩個孩子的學雜費免了、家裏四口人都有了醫療保險。

  “多予”“少取”“反哺”,這些新農村建設的關鍵詞,在車海亮一家的“幸福軌跡”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重視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中國共産黨一貫的戰略思想。“三農”問題始終是關係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全局性、根本性問題,農業豐則基礎強,農民富則國家盛,農村穩則社會安。

  一年跨過溫飽線 20年沒過富裕坎

  走進“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安徽小崗村,當年的“大包乾”&&人嚴宏昌憶起小崗之變,依然感慨不已。

  1979年早春,小崗村的18位農民在一紙分田到戶的“秘密契約”上按下鮮紅的手印,實行“大包乾”。“大包乾”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序幕,解決了億萬農民的溫飽問題。

  溫飽之後,如何讓數億農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這是黨在新時期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一年跨過溫飽線,二十年沒過富裕坎”。嚴宏昌説,分田到戶第二年,小崗村就基本解決了溫飽問題。可之後的20年,小崗的經濟發展基本上處於停滯。

  小崗村的經歷,是當時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當時的農業和農村發展,處於十分艱難的爬坡階段:農村基礎設施脆弱、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後、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矛盾突出……

  向農村“取”到向農村“予” 僅用幾年時間

  2002年12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強調要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4年12月,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中國現在總體上已到了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

  為了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近年來中央多項重大涉農政策高強度密集出臺,其支農力度之大、強農措施之強、惠農政策覆蓋之廣,前所未見。

  從向農村“取”到向農村“予”,這一歷史性轉變,僅僅用了幾年時間。

  2006年,延續了2000多年中國農民“種田交稅”的歷史,被中央一號文件畫上了句號,每年減輕農民負擔超過1335億元。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三農”投入累計近3萬億元,年均增幅超過23%。

  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接踵而至。從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補貼,到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到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

  農村和農業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績。糧食産量屢創歷史新高,糧食産量連續4年穩定在一萬億斤以上。農民收入大幅提高,201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919元,比上年實際增長10.9%。據新華社上午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