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中藥價格暴漲成“要你命” 中間商卻叫苦不迭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7日 07: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5月27日,浙江省磐安縣新渥鎮中藥材市場的一位攤販正在展示今年暴漲的太子參樣品,去年到今年,太子參價格暴漲了10倍。王定昶 攝

  5月27日,浙江省磐安縣新渥鎮的藥商陳雙福正在介紹他剛剛高價收購的中藥材浙貝母,他説:“今年的中藥材價格暴漲,但他的利潤遠遠不如去年”。王定昶 攝

  “就一個月工夫,怎麼貴了這麼多,連中藥都吃不起了。”杭州市民張女士到藥店買川貝,打算用來燉梨治療咳嗽,卻發現1克川貝已經漲到了5元多,一般燉梨需要5克川貝,燉一次光川貝就得花上30多元。

  過去一直以“簡、便、驗、廉”面目示人的中藥材,近期漲勢洶洶,被網民驚呼“藥你命”。坊間甚至流傳,有藥廠為了降低原料成本,不惜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更引起市場焦慮。

  老百姓:中藥成了“藥你命”

  記者從中藥材市場了解到,常用中藥材呈現出“漲”聲一片現象。杭州百年老字號方回春堂相關負責人介紹説,去年3月份黃芪進貨價格為每公斤30元,目前漲到88元;太子參進價從每公斤70元漲到700元,一年漲了10倍;三七進價從每公斤70元上漲到300元。

  中國中藥協會從全國300多個站點收集的數據統計顯示,今年5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所監測的537種中藥材中,有371個品種價格上漲,佔總量約69%。其中漲幅超過100%的品種佔總漲價品種的12%,太子參、白前、土龍骨等漲幅還超過400%。

  中藥材漲價直接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老百姓“看得起病卻吃不起藥”,而一些經銷商和藥廠則開始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

  “藥不像水果,貴了可以不吃,這些中藥是不得不買的。現在一個療程的中藥漲價在10多元到20多元,翻了一番。”杭州市方回春堂館長汪立流説。

  藥價的高漲也直接助推了一些經銷商和藥廠開始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杭州胡慶余堂藥業有限公司副主任中藥師王森泉告訴記者,添加原料已經開始在源頭上成為中藥材市場“潛規則”。“我們原來加工一斤人參需要5斤鮮人參,現在只要2.5斤。因為在人參産地,原來是蒸人參,現在是用糖水煮人參,讓人參吃重,分量一下子就上去了。”他説。

  藥農、採購商、零售商:為維持客戶虧本硬撐著

  49歲的陳友德坐在田頭,望著腳下一大片浙貝母種植地,深深嘆了口氣。他所在的浙江省磐安縣新渥鎮是浙貝母的主産地。

  “現在每公斤貝母是比年初貴了30多元,也才不過90元左右,早幾年還漲到過300多元呢。”陳友德説,這些年西藥漲了多少?中藥卻一直是“地板價”。可這些年不但化肥農藥漲價,連臨時雇工工資也從每天50元漲到了100元,如果藥價再不漲,農民就只能越種越虧了。

  藥農、消費者為何對中藥材價格感受大不相同?是不是中間流通環節利潤過高?採購商、藥廠、零售商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卻叫苦不迭,安徽亳州中藥材採購商劉友福説:“油費、人工費什麼都漲,今年是生意最難做的一年,但為了維持客戶虧本也得做”。

  劉友福介紹説,川貝現在拿貨價一般為每公斤3700元到3800元,出售價格為4100元到4200元。“一公斤川貝運輸費大約為5毛,稅費要200多元,還有人工費和損耗,每公斤川貝我們也就賺個70到80元。”他説。

  記者了解到,在中藥材銷售環節中,零售環節加價最大,毛利率在40%左右。汪立流説,對於中藥材零售商來説,40%的利潤是屬於正常範圍,現在的中藥材漲價已經讓他們倍感壓力。“現在做的就是虧本買賣。賣出一公斤黃芪我們只能賺4元,這裡面還要損耗,還有處方費用、人工費用。”他説。

  藥價“過山車”現象何時休?

  “中藥材價格一般5年就有一個行情。”在採訪中,不少藥農和經銷商説,在他們看來,藥價坐上“過山車”是常情。

  接受記者採訪的多位專家分析説,此輪中藥材漲價的直接原因有三個:一是供需失衡。隨著近年來社會對中醫藥的重視程度提高,導致中藥材的需求量上升,而近年來自然災害增加,洪澇、地震、乾旱等都造成中藥材減産。二是因為中藥材儲存時間長,也存在部分藥農和經銷商人為囤積。三是缺乏完善的藥材儲備,市場調控難度大。

  一些基層幹部和專家説,除去這些“表象”原因,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我國中藥材行業發展長期以來存在信息不對稱,流通渠道混亂、層層加價,缺乏國家指導價格等問題。

  王森泉分析説,此輪漲價直接促使了不少藥農大範圍種植中草藥,這可能會造成下一輪藥價大跌。他預計,黃芪價格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就會回落。但在磐安,記者隨機在田頭采訪的不少藥農認為,下半年甚至明年,藥價還要漲。

  此外,中藥材流通中間環節過多,損害供需雙方利益。據了解,藥品零售商一般從醫藥公司進貨,醫藥公司的供貨商則是呈現金字塔狀的層層採購商,一般中藥材從藥農到老百姓手中需要經過8個環節。同樣的藥品經過中間環節層層“盤剝”,價格相差巨大。

  記者採訪發現,胡慶余堂直接向産地採購黃芪、川貝、太子參價格分別大約為每公斤35元、3000元、240元,而記者在零售商方回春堂的進貨單上看到,這三種藥材每公斤進價分別為88元、4300元、700元。僅在這3種藥材中,價格相差最大的便達3倍多。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藥用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肖培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藥材價格的難題就在於這個指導價如何定下來。因為定價標準就需要有質量標準,但是中藥目前就缺這個,這也是一直困擾中藥材發展的命門所在。”

  浙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徐偉偉説,一方面要完善産銷對接,優化物流配送,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費用。另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避免以次充好、制假售假、硫磺熏蒸等非法行為,保證中藥療效和群眾用藥安全。“一些錯誤消費觀念也會助長某些中藥材價格,使用中藥並不是藥物越多越好或者越貴越好,中藥就是應該‘簡、便、驗、廉’。”   記者黃深鋼 商意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