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年中鬧“錢荒”銀行用高收益拉存款
經常在銀行買理財産品的柳女士發現,最新接到的銀行理財經理的推薦短信,7天超短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已經達到6%。而上周剛剛認購的同類型7天理財産品,收益率只有4%多一點。“只隔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收益率相差了近1/3呢。”柳女士感嘆之餘打算再買些收益率高的理財産品。
年中銀行鬧“錢荒”
年中存貸比考核迫近,銀行“錢荒”現象“高燒不退”,各家銀行以攬存為目的超短期理財産品開始“你方唱罷我登場”。記者了解到,如今市面上的各類銀行理財産品不但數量龐大,而且收益率的確很搶眼,7天超短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紛紛超5%。如中信4天期理財産品,起點5萬元,預期年化收益率7.5至8%;民生一款起點20萬元,7天年化收益率達5.2%;光大銀行一款10天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達5.1%;招行一款起點10萬元的7天理財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6%;農行的一款7天網銀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高達5.6%。工行一款區域高凈值個人理財産品,期限3天,起點5萬元,預期收益5至5.5%。
短期理財收益超長期
超短理財的收益率遠遠超過了長期限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出現“倒挂”現象。像農行“匯利豐”理財産品,92天的預期年化收益率僅為3.9%,而7天産品收益率達5.6%。光大一款10萬元起點、期限6個月的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4.8%,比10天期限5.1%的收益率要低。
“越臨近年中,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就越高。每家銀行都這樣。”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師告訴記者,存款準備金率調高之後,市面上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都受到影響會跟著上調。現在快到6月底了,銀行間對資金的拼搶會更厲害一些,沒存款就放不了貸款,尤其在特殊時點,銀行資金尤為緊張,只能用高收益的理財産品來拉存款。
市民要關注時間成本
針對理財産品收益率的飆升,專業人士提醒市民一定要理性看待,首先要區分銀行給出的是保底收益還是預期收益,預期收益率是銀行在發行理財産品之初,對銀行理財産品最終收益率的預期值,不代表最終結果。
其次,對於普通家庭來講,選擇7天或14天的超短期理財産品收益不一定樂觀。目前理財産品期限內的收益率一般是年化收益率,是把理財産品期限內的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來計算的,是一種理論收益率,比如許先生購買了10萬元的年化收益率為5%的7天理財産品,實際收益僅為100000 5% 365 7=95.89元。
第三,超短理財産品時間成本相對較高。一般理財産品不像銀行定期那樣當天存款就當天計息,到期就返還本金及利息,而是需經過申購和還本兩個清算期,其間有起息日、到期日、支付日等關鍵日期,這期間的本金一般是不計息或是只計算活期利息,産品的高收益無形中會被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