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內蒙古銀監局:大力推進農村牧區鄉鎮金融全覆蓋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4日 10: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近年來,內蒙古銀監局下大氣力,多措並舉,積極引導督促銀行業著力改善農村牧區金融服務,實現了全區農村牧區鄉鎮金融服務的全覆蓋,讓偏遠落後地區農牧民享有了普惠性金融服務,有力地支持和促進了農村牧區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從2007年開始,內蒙古銀監局按照銀監會的統一部署,把解決農牧區金融服務問題作為一項旨在落實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新牧區建設,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來抓,確定了“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的工作思路,從消除全區農村牧區鄉鎮金融服務空白點入手,大力推進全區農牧區金融服務建設工作,著力破解農牧區金融服務瓶頸制約的難題。

  幾年來,在內蒙古銀監局的大力引導推動下,轄區銀行機構通過設立機構、延伸服務和布設機具等方式,擴大了農牧區機構網點覆蓋面,實現全區金融服務空白鄉鎮全覆蓋三年任務一年完成的工作目標,初步形成了分工合理、相互合作、覆蓋全面的農牧區金融服務網絡,使廣大農牧民享受到了普惠性乃至現代化的金融服務,有力地支持了農牧區的經濟發展。

  2007年至2010年,全區農牧區縣及縣以下鄉鎮銀行機構新增營業網點111個,其中全區已開業和批准籌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43家。布設ATM機和POS機12646台,開通網上銀行和電話銀行133萬戶。

  一是恢復增設機構營業網點,把黨和國家的惠農政策及時送到了農牧民手中。比如,針對烏蘭察布市卓資縣紅召鄉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機構撤並後一直沒有銀行機構的現狀,卓資縣農村信用聯社在紅召鄉設立了信用社分社,不僅解決了當地的金融服務空白問題,而且鄉政府將所有政策性補貼委託信用社辦理,農牧民可以隨時查詢、支取各類補貼,暢通了渠道。

  二是通過在偏遠農牧區布設銀行自助存取款機具,有效解決了老百姓存取款難的問題。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寶沙岱蘇木人口稀少、交通不便,老百姓存取款難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針對這一情況,正藍旗農村信用聯社協調寶沙岱蘇木提供營業用房,布設了ATM機1台,切實解決了當地2000多戶農牧民存取款難的問題。

  三是採取在當地集市開展定時定點流動服務的方式,給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據測算,流動服務站的設立,平均可為一個農牧民家庭一年節省到異地辦理存、取款業務而花費的200元至300元路費,以及近20天的人力和時間成本。2010年錫林郭勒盟東烏旗遭受了40年不遇的特大雪災,為支持牧民抗災自救,東烏旗農村信用聯社利用流動服務的方式,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裏為遭受雪災嚴重的呼熱圖蘇木517戶農牧民發放抗災救災貸款1777萬元,在第一時間為牧民送去了購買飼草料及生活用品所需的資金。

  四是積極拓展電子銀行業務,讓偏遠鄉鎮農牧民享受到了現代金融服務。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利琪服裝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農民自己辦的羊絨絮片服裝加工企業,這家企業平時需要從河北、廣東、浙江等地購進原料,而且製成的成衣又遠銷黑龍江、遼寧、河南、甘肅等十幾個省區,由於資金流動頻繁,結算一直成為企業的一件頭疼事。這家企業開通了網上銀行業務後,每年利用網上銀行辦理轉賬支付業務幾百筆、支付資金千萬元以上,企業提高了經營效率和效益。

  五是城市商業銀行信貸資金回流縣域、鄉域,農村牧區金融市場活力顯著增強。2007年3月,包商銀行作為全國第一批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發起行,全資發起設立了達茂旗包商惠農貸款公司。到目前該公司資本金已增至1200萬元,累計發放貸款9051筆、金額4.47億元,貸款餘額1.91億元,佔當地支農貸款比例達到40%以上,貸款覆蓋了達茂旗所轄77個行政村、347個自然村,惠及達茂旗12萬總人口的42%。

  六是創新法人授信與單體授信結合方式,有力地支持了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以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為例,目前該旗有各類農牧民專業合作社135家,覆蓋全旗6個蘇木鄉鎮、135個嘎查村。當地農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與30多個專業合作社建立了合作關係,累計向合作社發放貸款1677萬元,向294戶專業合作社社員發放貸款3658萬元,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農牧業産業化、專業化進程。(內蒙古銀監局黨委書記、局長 薛紀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