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物流板塊發展後勁更足 企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3日 09: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為了更好地發揮物流業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改變物流業成本較高等制約發展的因素,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和加大物流業投入等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這在推動降低物流企業成本,提升整個社會物流運作效率的同時,也將促進物流上市公司降低運營成本、拓展利潤空間,帶動行業良性運行。

  《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發佈兩年多來,物流業快速發展。但一些不適應物流業發展的問題進一步顯現,制約了産業發展和整個社會物流效率的提升。稅收是物流業發展的瓶頸之一。據了解,目前物流各個環節的稅率並不統一,運輸、裝卸、搬運的營業稅執行稅率為3%,倉儲、配送、代理等的營業稅稅率為5%。重復徵稅也是物流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物流業企業之間由於業務需要,往往對同一運輸業務進行分工協作,這樣容易造成同一業務不同企業間重復徵稅的問題。

  對此,國務院要求,完善物流企業營業稅差額納稅試點辦法,擴大試點範圍,儘快全面推廣。

  行業發展有望“輕裝上陣”

  “過多的收費站讓高速公路不高速,嚴重影響了物流效率。”業內人士認為,過路過橋費被物流企業視為負擔。數據顯示,對於物流業來説,路橋費直接佔到物流企業總成本的三分之一。此外,物流行業還存在農産品運輸過程中包裝難、運輸難、倉儲難等現象。

  近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稅收、土地政策、降低過路過橋收費、推進物流技術創新和應用、加大物流業投入和促進農産品物流業發展等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相對於之前的振興規劃,此次提出的要求更為明確,可執行性更強。這些政策中,能立竿見影的是減稅,鼓勵整合的措施有利於物流子行業中的龍頭企業發展,加大投入的措施有望打破冷鏈物流、鐵路物流等子行業面臨的種種瓶頸,促進農産品物流的措施則有利於農批、冷鏈等環節的企業發展。這些措施,將大幅降低相關上市企業的運營成本,提高利潤空間。物流行業盈利空間的改善較為樂觀。

  優質上市公司估值顯優勢

  “實質性的政策利好,將提升物流業快速發展,物流業短中長期投資機會豐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一些龍頭上市公司在利潤空間提升的同時,利用優勢並購中小公司的機會,使得他們的投資價值增加。

  有投資機構認為,投資者應重點關注三類公司:一是掌握行業發展關鍵要素的物流企業;二是未來能夠實現資源整合、規模和協同效應,具備價值鏈上下游擴張能力的物流企業;三是通過全程物流、綜合服務和供應鏈管理獲取附加利潤的物流企業。如初步建立全國農批市場網絡覆蓋、受益於國家下一階段農産品物流體系重構的大型農産品物流中心建設龍頭的農産品,以及在政府主導下開拓糧食與食品物流物聯網信息化應用的航天信息;鐵路冷鏈物流的獨家經營者鐵龍物流;全程供應鏈管理服務發展的建發股份。

  鐵龍物流作為唯一鐵路集裝箱運輸上市公司,也是唯一參與鐵路冷藏箱運輸的上市公司,冷藏箱業務是公司當前積極培育的市場。鐵路冷藏箱業務作為冷鏈物流體系的一部分,必然也會受益於相關規劃政策的實施;此外,隨著鐵路中心站建設、鐵路貨運能力釋放,未來鐵路集裝箱運輸的瓶頸將逐步清除,發展空間廣闊,公司作為唯一的鐵路集裝箱上市平臺,有望從中獲益。

  正在從傳統的倉儲、配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的行業龍頭中儲股份,在減稅和兼併中有望多重受益。近幾年來公司物流網絡不斷擴大,通過發展倉單質押、現貨市場租賃等創新業務,2006年至2010年物流業務收入年複合增速達35%。現貨交易市場業務方面,無錫、天津、咸陽、廊坊等地的新建項目今年將進入利潤釋放期。

  整合成為此次配套政策措施的一大亮點,強調鼓勵整合物流設施資源,支持大型優勢物流企業對分散的物流設施資源進行整合,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聯盟合作;引導行業系統內的倉儲和運輸設施開展社會化物流服務,支持商貿流通企業發展共同配送。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大小物流企業有6萬家以上。物流業的兼併整合將成為“十二五”時期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不久前,國家郵政局通過《關於快遞企業兼併重組的指導意見》,提出以“市場化、産業化、現代化”為方向,鼓勵指導快遞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加快轉型升級,進一步做強做大。快遞業務發展迅猛,潛力巨大。隨著經濟的發展,一體化的推進,特別是電子商務對社會各行各業的滲透,快遞業發展服務生産、服務民生的基礎性作用日益顯現,社會各領域對快遞的需求越來越大,消費者對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推動快遞企業的兼併重組,正是為了適應行業科學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