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乳業新國標掀論戰:標準降了 符合國情還是被大企業綁架?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1日 09:19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經記者 李亞蟬 張娟娟發自廣州、上海

  乳業新國標頒布實施一年後,近日被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指為“全球最差”的乳業標準。

  而新國標的支持者、衛生部修改牛奶標準的專家組成員那達木德則堅持認為,制定牛奶質量標準要從國情出發,乳品企業如果按照舊版國標執行,很多牛奶都要倒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發現,這一指標的改動令業內普遍感到詫異,甚至有人質疑:如果新國標是根據國情制定的話,那是不是意味著,過去20多年,大部分奶品從來沒有合格過?

  大企業綁架致新國標降低?

  在近日一個行業內部研討會議上,新國標遭到以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為代表的反對方的炮轟:“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是世界乳業之恥!”“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別大企業綁架”。

  據了解,在新國標中,原奶細菌總數允許最大值從舊版的每毫升50萬個調整為200萬個,是歐盟、美國10萬個的標準的20倍。同時,蛋白質含量也從原來的2.95g/100g降低到2.80g/100g。

  王丁棉昨日 (6月20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南方地區的原奶基本上都能達到50萬的菌落指標,甚至大部分都能控制在20萬左右,北方僅有1/3原奶能達到這個指標。

  王丁棉認為,標準降低後,一些以經營常溫奶為主的大企業可以收購更多的原料奶,從而有足夠資源佔有市場;而巴氏奶對奶源質量要求很高,一旦標準降低,意味著優質奶源減少,將影響巴氏奶的市場拓展。

  “這兩個問題最終帶來的結果是少數寡頭的壟斷。”王丁棉説。

  王丁棉説,北方部分奶農達不到標準,正是被大企業綁架的結果。“比如牛奶成本是3元,它(大企業)就壓到3元,還常常不及時付錢,奶農沒錢買飼料,特別北方的冬天沒有青飼料,都是儲存的老玉米秸稈之類。今天吃飽明天吃不飽,蛋白質含量肯定掉下來。”

  降低標準符合國情

  內蒙古奶協秘書長那達木德等部分與會人員不認可王丁棉的説法。作為衛生部修改牛奶標準的專家組成員,他認為中國奶業的現狀要取決於國情。

  那達木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當時作為專家組成員,對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等牛奶主産區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在夏秋旺季,散戶養殖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達不到2.95g/100g的標準,而在細菌總數上,質量好點的也多達到200萬個。

  那達木德解釋,正是因為約70%的奶牛養殖和70%的牛奶都出自散戶,主體養殖群體不能達標,所以國家將標準降了下來。“按照2.95克/100g的國標來執行的話,乳品企業生産的牛奶都要倒掉!”

  王丁棉卻認為,那達木德他們考察到的只是表面現象。

  王丁棉認為,南方大部分奶源地所産牛奶的蛋白質含量都超過2.9g/100g,“廣西貴州、北京、上海等地都能達到”。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周思然認為,新的奶業標準相對發達國家差距較大,主要是由於我國奶業産業結構不合理造成的。

  事實上,早在去年新國標頒布之時,衛生部就《生乳》標準的蛋白質和菌落總數指標作過解釋:“目前我國奶牛小規模散養比例較高……養殖水平低造成生鮮乳菌落總數相對較高。當前,《生乳》國家標準設置菌落總數的指標是符合我國發展實際……維護我國奶業穩定發展。”

  衛生部認為,設置蛋白質指標為大於等於2.80g/100g,也符合我國生乳生産實際。

  王丁棉稱,“生乳剛離開母體的時候菌落數是很低的,菌落數量的增加基本上是後期人為因素污染造成的。”“從技術層面來説,只要在24小時內通過冷鏈運輸到加工廠,這個問題完全可以解決。”

  快速國際化“異想天開”?

  那達木德肯定 “租戶要改善牛奶質量,養健康牛”方向的正確性,但他認為其間存在困難。

  那達木德稱,乳業標準要與國際接軌,就要快速實現規模化養殖,但國內奶業的發展歷程跟發達國家相反,發達國家從散戶養殖到奶業合格社再到乳品企業,中國則是先有乳企再建散戶,乳品企業和奶農處在利益的對立面,加大了乳品産業化的難度。

  那達木德認為,如果不顧這個條件,想迅速達到發達國家水平就是“異想天開”。

  周思然贊同此分析。“指標的降低或將為這些低質量奶源找到出路。”但指標放寬,在一定程度上遷就相對落後的乳業生産者和生産方式,不利於乳企競爭力的提高。

  誰動了常溫奶的“奶酪”?

  當天的會議上,王丁棉還提到應該大力提倡發展巴氏奶。

  那達木德承認,巴氏奶是中國奶業發展的方向,但考慮到中國現在的物流條件、冷鏈條件和儲存條件,“現在要推翻常溫奶時機還不成熟。”

  王丁棉卻認為,冷鏈問題並不是巴氏奶難以推廣的關鍵。他説,“利樂公司、中國乳協、部分企業等聯手以廣告等手段,把全國的消費導向引向常溫奶,這是不正常的。”

  聲音:新國標是行業的倒退

  “菌落總數指標的下調讓很多人感到詫異,如果是按照國情重新制定的話,是不是過去20多年,我們的奶品從來沒有合格過,那就太可怕了。”CBCT志起未來營銷諮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指出,“這麼多年,我們的養殖水平比過去提高了,工藝水平、設備等條件也都比過去有很大改善,在大家都努力提高品質的同時,卻把最源頭的指標放寬,這是行業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