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行月均發行個人理財産品1500款 慎對高息投資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20日 09:3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報業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行20日起發行多款理財産品,有14天/21天/30天/60天等多種期限,預期年化收益從4.8%到5.3%,如有需要請聯絡預約。”這個雙休日,記者受到多家銀行類似的理財産品短信息的“狂轟濫炸”。

  前兩年一度飽受詬病的銀行理財産品,近期突然火了起來。最短的理財産品只有7天,許多理財産品都趕在假期前發行。“銀行間公開市場、票據市場、債券市場、黃金交易市場在假期都休市,不知道這種理財産品投向哪,理的什麼財?”人民銀行一位專業人士對近期爆發性增長的理財産品頗為不解。

  據統計,2011年前5個月發行個人理財産品多達7525款,平均每月發行數超過1500款,遠遠超過去年的月均1000款。在數量增加的同時,收益率也節節攀高。4—5月,期限在1年之內的理財産品,預期年收益率達到5%的還很稀缺,而進入6月份,年收益率超過5%的比比皆是。

  從省內多家銀行反饋的情況看,今年儲蓄增長乏力而理財産品銷售火爆。“我們今年前5個月賣的理財産品超過了100個億,而同期的儲蓄相比去年卻是負增長。”南京一家大銀行的零售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統計顯示,今年以來,股份制銀行在我省銷售的理財産品近4000億元,是去年同期銷量的10倍。而今年以來,我省銀行系統的人民幣存款累計增量也就3000多億——理財産品,已成為信貸和資金雙緊條件下吸納社會資金的主要管道。

  記者採訪中發現,理財産品也成為銀行鎖定存款的主要手段。比如,銀行最近集中發行短期理財産品,6月24日發一個7天的産品,30日晚上到期。客戶轉不走,自然就沉澱下來,幫助銀行完成上半年存款。年化收益率5%,好像很高,但畢竟只有幾天時間,實際收益不會有多少,到期以後卻全成了活期存款,多存個幾天就扯平,銀行還是賺錢的,還規避了“高息攬存”的監管風險,所以,一到季末、半年末等關鍵時點上,售賣理財産品就成了銀行搶存款的主要手段。

  “現在,年化收益率超過5%的比比皆是,對照5.5%的CPI,買理財産品似乎大大對衝了銀行存款的負利率,這是理財産品熱銷的一個主要原因。”省中行私人銀行部一位理財經理如是解釋。另一原因,則與股市的持續低迷有關。華泰證券的一位基金經理認為,銀行理財産品的總規模從幾年前的5000億元左右激增到現在的6—7萬億元,而基金業管理的資産規模也就2萬多億元,理財産品的規模已遠遠把基金甩在身後,這意味著,理財産品成為近兩年樓市和股市撤退資金的主要棲息地。

  在通脹壓力增大、樓市和股市獲利渠道較窄時,理財産品提供相對較高的收益,這讓許多人樂此不疲。然而,理財産品火爆的背後並非沒有風險。往前追溯,不少投資者對2008年發行的一批銀行理財産品至今還心存陰影。省銀行業協會叢永官説,現在的理財産品以穩健型為主,但投資對象日益複雜,有些理財師為了取得更多的勞務回報,在推銷理財産品時對潛在的風險閉口不談,誤導投資人。“從過去經驗看,每一輪熱銷之後,都會有較高的投訴和糾紛出現。”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信貸經理説,實際上,大部分銀行理財産品都不提供“保證收益”,宣傳資料上印的都是“預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大量的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即將到期,銀行在資金來源窘困、信貸額度不足、調劑乏力的情況下,往往會把即將到期的融資平臺貸款設計成理財産品來銷售。因此,不同資産池背景的理財産品,風險度也不同,而投資者獲得信息有限,往往不易區分。即便是投資債券、票據市場,在市場出現劇烈波動的時候,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也可能不保。雖然有的屬於極端小概率事件,但金融市場上的“黑天鵝”事件卻會永遠存在——落在誰頭上,誰倒楣。

  理財産品的過熱,已引起監管部門的關注。

  省銀監局局長于學軍説,理財産品的集中爆髮式熱銷,反映了當前銀行業的多重困境。一是表明,商業銀行在資金和信貸雙緊形勢下,為完成硬性的存款和利潤考核指標,“螃蟹肚裏做道場”,有著用轉移騰挪之術來盤活存量的強烈衝動。二是,傳統的商業銀行利率管制與利率市場化的衝突。在負利率背景下,理財産品熱銷,説明銀行業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於金融供給不充分、産品短缺、股市低迷來實現,如果利率能充分市場化,金融供給足夠充分、股市向好,那時“銀行靠什麼來吸引公眾存款,銀行又該怎麼辦?”第三,理財産品信息不對稱,必須進行嚴格的監管。銀行究竟把什麼樣的資産包裝成理財産品賣給公眾,許多投資者根本無從知曉,在網銀上閉著眼睛買。鋻於前兩年理財産品多次出現問題,監管部門將密切監管資産池類的理財産品。

  多位專家表示,銀行是經營貨幣的單位,也是經營信用和風險的單位。本質上,銀行的資産都是風險資産,銀行在把自己的資産盤活放大的同時,必然拉長杠桿,放大了風險。而在信息不對稱情況下,究竟把什麼樣的資産賣給投資者,考驗著銀行的誠實和信用原則,如果類似2008年的理財産品虧損風潮再現,銀行業整體的聲譽風險將大大上升。(陳志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