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6月03日 07:4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早報
早報記者 張颯 綜合報道
六一兒童節,外電傳來中國監管當局準備清理2萬億-3萬億元人民幣可能違約的地方政府債務這一消息。雖然財新網2日判斷稱”萬億平臺貸款處理方案遙不可及“,但關於地方融資平臺的反思,無時無刻不在繼續。
所謂地方融資平臺,一般指地方政府組建的城市建設投資公司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司。地方政府通過這些公司向銀行申請貸款或發行債券,以籌措城市基礎建設等所需資金。通過此類做法,地方政府得以繞過”不準許出現赤字“的財政紀律,並在2009年的信貸狂潮中大肆借錢。2010年6月,《國務院關於加強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下發,啟動了對地方融資平臺債務的清理核實。
6月1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2010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顯示,截至2010年年末,全國共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1萬餘家,較2008年年末增長25%以上;其中,,70%的平臺散落在各級政府中財力最為緊張的縣級政府中;平臺貸款在人民幣各項貸款中佔比低於30%,以去年底人民幣各項貸款超過45萬億元為計,保守估算平臺貸款規模也已逾10萬億元,遠超過兩年前披露的7萬億元水平。
新華社在2日題為《警惕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違約疊加風險》的述評中提醒,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違約風險有可能在今後兩年被疊加和放大。報道稱,由於地方政府建設性債務暴漲出現在2008年下半年後,因此,以3到5年的平臺平均還款期計算,融資平臺真正的還債高峰將出現在2012年至2013年左右,加之屆時地方政府換屆等因素影響,在未來兩年,一些”本屆借錢下任還、借了新錢還舊錢“的平颱風險或有所加劇。
新華社還提到一點:由於當前相當數量的平臺貸款是以抵押質押為主,而土地抵押又佔有相當比例,很多還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讓收入,在今後一段時間樓市低迷的情況下,如果土地出讓收益出現縮水,這些信貸資産的質量和平臺的債務還付能力都有可能大打折扣。
今年3月起,由審計署主導的地方政府性債務摸底已在全國展開。由於此次審計包含31個省(區、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包括債務發生起始年至2010年前後八個年度,且覆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結構及增減變化情況等,力度堪稱前所未有。
按照國務院此前的進度安排,各地需在今年6月底前上報審計報告。最終審計報告出爐後,估計統一的監管行動也將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