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經濟臺滾動新聞 >

[經濟半小時]如何破解物流頑症(下)(2011.5.22)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2日 22:2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半小時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2 b9b2716b8b524801a0794461176d64c7

    歡迎收看《經濟半小時》。今天我們繼續關注如何破解物流頑症。從5月9日,財經頻道播出聚焦物流頑症系列節目到現在已經過去了2周的時間。在這2周之內,我們的節目反映了物流環節中體現出來的種種矛盾,揭示了推動物價上漲的一些非正常因素,同時也採訪了政府部門、企業經營者和研究機構等各界人士,從多角度提出建設性意見。今天的節目我們再次聚焦進場費,看進場費究竟對零售業的各個環節産生多大的影響。首先我們來看一袋速凍水餃的價格是怎樣一步步被推高的。

    在北京的一個速凍食品廠,這些是剛剛從流水線上生産出來的速凍水餃,經過包裝之後,所有的生産環節在這兒就要結束了,那麼一袋450克的三鮮水餃,銷售人員告訴我們,它的出廠價格是六塊八毛錢。

    在北京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的這個車間,工人們正在開足馬力生産水餃。生産總監夏建軍告訴記者,一袋出廠價為六塊八的水餃最大的成本,就是原料成本。北京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總監夏建軍説:“牛羊肉,豬肉,雞肉,涉及到菜,現在是豬肉雞肉上漲幅度在30%至40%左右,現在蛋也在漲價,菜也在漲價,咱們現在的成本已經超過了去年的25%。”

    以450克的水餃為標準,餡料不一,價格也不同,雖然原材料連年上漲,但以薄利多銷為宗旨的金路易速凍食品一直沒有漲價,即使用料最多的三鮮水餃也不過6.8元。北京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茂忠説:“一般6.8元的成本,生産製作的成本應該是在四塊多錢。”

    副總經理黃茂忠解釋説,除了生産製作成本,近200名員工的用工成本,管理成本,物流成本,乃至進入市場的各種費用讓企業所獲堪稱微利。黃茂忠強調:“真正到最後,能到我們手裏還得精打細算,能剩下兩三個點就不錯,非常非常不錯。如果要是算不好的話,某個環節出點問題的話,現在連,可以説是沒有利潤,有的是還要虧損。”

    這是一箱箱準備發往批發市場和超市的速凍食品。除了生産成本,商品進入市場後又要付出哪些成本,被加價多少呢,記者隨物流車先來到了位於北京四道口的一個農貿批發市場進行調查。批發商介紹:“掙不了10%。利太薄了。基本上一斤能加三毛錢。”

    另一位批發市場經銷商説:“批發的利潤都薄,薄利多銷。”

    在批發市場,記者發現,像這樣出廠價6.8元的水餃,在這的銷售價格是7.2元,加價比率不過6%。那麼在超市又會以什麼樣的價格出售呢?在京郊的一個大型超市,記者發現同樣是450克的三鮮水餃,現在正在搞促銷,它的價格是5.6元,之前它出售的價格是7.8元。北京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 銷售總監 呂勇介紹:“我們基本上讓利20%。商場一般情況下我們要讓20%,有可能加價率加5個點或者不加價,可以平進平出的銷售。”

    呂勇告訴記者,在促銷活動中,廠家大幅讓利,超市完全可以不加價,平進平出進行銷售,我們發現促銷價5.6元比出場價還要低出17%。但是促銷活動維持不過10天,超市依然要恢復7.8元的價格,這要比6.8元的出廠價高出近15%的比例。呂勇説:“他加15%和20%來講,等於他的前臺利潤。另外後臺利潤,也就是收我們費用問題。後臺費用來講,有條碼費,進店費,上架費等等一系列,大概有20多種。所有加起來,加上他的利潤,應該差不多有40%至50%的樣子,有些超市。”

    呂勇解釋説,超市賣7.8元,看似只賺了一元錢,但這僅僅是前臺的毛利,超市還會通過進場費,返點等各種方式從商家手中賺取後臺毛利,賺取的實際利潤會在2.7元到3元之間。這些都會體現在終端商品上,讓消費者來買單。呂勇説:“我們細算下來,商超所收我們的費用佔我們純利潤應該達到70%左右。現在有苦説不出”

    記者在現場還發現,除了速凍水餃,金路易速凍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的無骨雞柳出場價格是12.8元 超市價16元,漲幅25%  炸鮮奶出廠價11元,超市價13元,漲幅18% 羊肉串出廠價23元超市價28元漲幅21%。 對此呂勇很無奈,他説:“如果讓我們跟零售商去抗衡,我們肯定是弱勢。沒辦法,我們只能壓縮我們自己的利潤空間。”黃茂忠強調:“真正的做到互惠互利的情況下,應該是把量做上去,但是不應該以收取一些費用來當成一個他的創收點。”

   去掉一個進場費,西瓜就能便宜一半

    一袋速凍水餃,商超收取的各種費用就能佔到生産企業純利潤的一多半,這實在讓廠家有些難以接受。就好比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一頭肥豬,到了銷售的時候才發現三分之二要白白送給賣豬肉的人,而且,不給就賣不出去。鉅額進場費不但讓這些已經進入超市的經銷商叫苦不迭,也給很多試圖大規模銷售的地方農産品帶來了難以逾越的障礙。一些地方特産由於沒有能力繳納鉅額進場費而被超市拒之門外。廣告之後來看山西農産品進京銷售的坎坷道路。

    唐紅芳説,她近期的心情如果用一首歌來形容的話,那就是“忐忑”。這個帶著創業夢想,來京城銷售農産品的山西女人,所有的一切先被封鎖在批發市場高額的租金下。去年年底,唐紅芳帶來了山西老家幾十種農産品來到了新發地,想幹出一番事業來。沒想到高額的租金和清淡的交易,讓這個320平米的農産品銷售廳被迫關門。透過鐵鎖門,看著滿地淩亂的農産品,唐紅芳坦言,她也曾有進入超市的打算,但超市對農産品苛刻的條件和各種費用更讓她望而卻步。唐紅芳介紹:“相當於人家搞二房東,人家這個房子,還有一個就是,還有就是你的賬期,其實不管三個月賬期,還是四個月賬期,資本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

    這次進京,上百萬的宣傳費用,幾十萬的裝修和農産品的積壓,讓唐紅芳感到農産品進入商超的艱難。唐紅芳説:“對於大多數中小農業企業,包括我們農民來説,進超市是找死,不進超市是等死。”

    就在唐紅芳走投無路的時候,一個以“産銷直通”為引導的農産品超市的成立,給了她新的希望。在這個商超可以不交進場費,銷售之後再做利益分配。唐紅芳了解這個情況後,把家鄉的特色再次拉到了北京。她介紹:“現在最受歡迎那個鈣果,讓品嘗那個,那就是我們高品,一個當了30年老支部書記,同時又是一個合作社社長,又是農業企業,已經投入三千萬了,鈣果沒有賣一袋,現在30噸放在倉庫,這是第一次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