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瓜果從小到大被曝用十幾類激素 能增産20%以上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20日 12:4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蘇仕日 攝

週游 攝

過度鮮亮的水果讓人擔心。曾亮超 攝

  催熟劑、膨大劑、生長激素、防腐劑等“高科技”手段頻頻用來增産、增量、保鮮,有專家稱:

  一個瓜果從小到大用十幾類激素沒有水果是“乾淨”的

  廣州消費者阿鳳日前從農貿市場上買了一把香蕉和一些桃子,從外觀上看,香蕉皮金黃金黃,看起來新鮮又成熟。然而,回到家吃香蕉時,卻發現裏面的香蕉肉又硬又澀。而桃子則是一口咬下去,桃核都是白的沒長好。“不像是自然熟!”阿鳳懷疑,這把香蕉和桃子打了催熟劑。

  順著中央電視臺日前調查“爆炸西瓜”的路徑,記者走訪廣州多個農貿肉菜市場和大型超市,發現多種蔬菜、水果都跟我們小時候見到的不一樣了:香蕉皮鮮色亮、黃瓜放了幾天頂花還艷而不掉、西瓜也變超大……有業內人士透露,為了跟上迅速增長的消費需求,目前有不少蔬菜、水果在生長種植過程中都使用了催熟劑、膨大劑、生長激素、防腐劑等“高科技”手段來增産、增量、保鮮。

  更有專家表示:“一個瓜果從小到大用十幾類激素,沒有水果是‘乾淨’的”。渾身是“藥”的水果你敢不敢吃?這些藥有沒有什麼毒副作用?對此有專家稱,雖然在種植、養殖中有部分“添加物”是允許使用,但超量或超範圍使用會給人體帶來安全隱患。

  □南方日報記者歐志葵實習生熊漢玲(除署名外)

  水果渾身是“藥”能增産20%

  蔬菜、水果在種植環節的“亂添加”現象最近不斷被發現。

  日前江蘇省丹陽市700多畝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示範園裏,許多西瓜未成熟就競相爆裂。經專家調查發現,這可能跟西瓜在栽培的過程中使用膨大劑、催熟劑之類的植物激素有關。珠海、西安等地商販也爆出帶花黃瓜抹了避孕藥的潛規則,而這樣做的目的是保持小黃花鮮艷水嫩,賣相好看。

  有廣州消費者向記者報料説,在番禺等地的部分草莓園,為了第二天收到顏色鮮艷、漂亮的草莓,農戶在晚上會悄悄噴灑催熟劑。有的香瓜,聞著挺香,吃起來卻有些發澀,而且剛買了兩三天,瓜皮就開始發黃,有些蔫了。昨天,記者在廣州楊箕村一家水果店走訪,該水果店老闆告訴記者,現在使用催熟劑的可能是草莓,“反季節出現在市場上的水果都是不正常的”。

  據悉,水果、蔬菜在種植和流通過程中使用添加物現象普遍。據深圳一家蔬菜銷售公司內部人士介紹,國內蔬菜消費需求大,若僅靠植物自然生長,在生長速度和産量供應上都不能滿足市場。為了增産增量,種植農戶或基地都會使用一些“高科技”手段“速成”,現在沒有水果是“乾淨”的,“像催熟劑、催化劑、膨大劑、避孕藥等都會用到”。

  昨天,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鄭風田也向記者表示,瓜果等農作物在種植中使用膨大劑早已有之不是什麼新聞,包括彌猴桃、葡萄、草莓、西紅柿、西瓜等,近年來在追求高産的過程中都在偷偷地使用。“有時一個瓜果從小到大,會用上十幾類激素,包括細胞分裂素、生長素、生根素、抑製劑等幾大類幾十種,其中有促發育成熟的赤黴素、使瓜果長得大的膨大劑、催紅催熟作用的乙烯利等。像長得像小饅頭似的草莓,個頭特大還有方有棱的獼猴桃,其實都是打了膨大劑,粉紅色或連把都紅了的荔枝,瓜子不成熟、味道不甜卻通紅的西瓜等等,多是施用了催熟劑。”該人士稱,激素能帶來增産20%以上,所以引來競相使用。

  部分添加物國家允許使用

  這麼多水果、蔬菜使用“添加物”使植物超常生長是否安全?很多消費者都對“避孕藥”黃瓜、“膨大”西瓜、“催熟”香蕉等食物安全性産生擔憂。不少專家表示,“添加物”按國家允許範圍和允許使用量使用是安全的。

  “黃瓜使用的激素不是避孕藥。”日前,國內著名的科學傳播公益團體科學松鼠會通過微博辟謠稱,黃瓜使用的這種物質應是植物激素,而不是避孕藥,更不會影響人的正常生育。“目前還沒聽説有將動物激素當植物激素用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教師孟煥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頂花帶刺的黃瓜肯定是用植物激素處理過了,而不是避孕藥。“正常情況下,黃瓜成熟後,頂部的小黃花會自然枯萎、掉落。而使用了生長素類激素的黃瓜,它的成熟期也會變短,成熟時頂部還留有鮮艷的黃花。”據介紹,黃瓜塗抹的植物激素,實際上是一種生長素,比較常見的主要是生長素和花青素兩大類。專家指出,按照國家的相關規定,植物生長調節劑在農業生産上是允許使用的。菜農使用激素,一般是出於黃瓜保鮮的目的,也能加快黃瓜生長、拉長瓜體。

  對於引發西瓜爆炸的膨大劑,據悉可以帶來30%以上的增産效果。農業專家汪良駒也表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範圍內,膨大劑是安全的。此外,瓜果從使用膨大劑到上市出售,會經過一段時間的間隔期,其殘留基本測不出來,對人體沒有什麼副作用。據專家介紹,膨大劑名為氯吡苯,別名為KT30或者CPPU,20世紀80年代由日本首先開發,之後引入中國,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並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目前膨大劑在我國使用很廣泛,長期的使用實踐證明其對人體無害。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所長羅少波認為,“催熟”是科學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所採用的手段,通過催熟技術,就可以讓不可食用的果實變成可以食用的果實,例如番茄,隨著秋季氣溫的降低,無法自然成熟,扔了也比較浪費,使用催熟劑可以彌補這一缺憾,但是“這個量一定要把握好”。據其介紹,現在蔬菜栽培業內並不提倡使用催熟劑,老百姓用得也比較少,但也不排除一些商家為牟利,亂使用催熟劑等“添加劑”,影響整個市場秩序。

  廣泛使用造成食品安全隱患

  不過,有部分專家對當前種植業濫用各類添加劑表示擔憂。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院長鄭風田稱,現在為追求産量、追求效益,商家大部分都使用催化劑,“尤其是那種形狀異常,外觀色澤美麗,味道差而平淡,一般都是被催熟劑、膨大劑搞出來的。農民根本不知道添加多少是合適的,導致市面上水果也很不安全”。該人士進一步表示,有資料顯示,長期食用這些膨大劑的産品,對人體腎臟有危害,對孕婦和嬰幼兒造成的潛在危害會更大。“這些激素類瓜果劑易使孩子性早熟,我國不少地方爆出三四歲男孩長鬍子、女孩乳房鼓的性早熟症狀,應該與此脫不了干系。”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員陳運也有同感。在他看來,“果實不是自然成熟,通過人工催熟使它提前轉色、變成成熟的,沒有達到應有的成長期,它的營養成分沒有自然成熟的果實積累得多。”他認為,許多生長劑和抗生素都不應該去使用,像乙烯利、避孕二號等催熟劑必須要去禁止。

  據了解,作為用於調節植物生長髮育的一類農藥,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從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目前,國際上不少國家對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有管理規定,其中重要的一條措施是規定其在果品中的殘留限量值。以氯吡為例,日本規定,氯吡在香瓜和葡萄中的殘留限量值為0.1PPM;韓國規定,瓜類中氯吡的殘留限量值為0.05PPM。記者查閱我國有關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規定發現,目前還沒有包括使用限量、殘留限量的國家標準。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馮雙慶教授向媒體記者表示,日本使用膨大劑以後,就發現果子會有一些畸形,長得不規則,而且很不耐貯藏,容易爛。此後,日本就沒有再生産和使用。日本全面禁用,何以非要讓這個對人體有害無益的玩意兒“廣泛使用”呢?

  ■追問

  誰來監管農産品激素殘留?

  國家允許使用部分激素、膨大劑等在標準規定使用。然而,目前市場銷售、田裏種植的水果、蔬菜是否都按國家規定使用?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包括終端賣場、流通領域的批發市場和經銷商,對於旗下銷售的農産品均無法保證。

  “我們公司收購農戶或生産基地的蔬菜時,一般只檢測常規項目,如農藥殘留。”昨天,深圳一家大型蔬菜銷售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的蔬菜除了部分在本地收購和種植外,大部分是從湖南、廣西等地基地收購而來,對於所收購的蔬菜,他們只注重賣相、規格、新鮮度,其它的就不要求。據介紹,這家公司每天有幾十噸蔬菜供應到廣州、深圳的百佳、萬家等大型超市。

  “我們公司沒有這種檢測能力,一套檢測設備都要幾百萬。此外,國家也沒有要求要檢測這些。”上述人士還告訴記者,農業檢測部門每個月會來該公司抽檢2─3次,但不會檢測催熟劑、膨大劑之類的項目,只檢常規的農藥殘留。

  廣州一家大型超市也向記者表示,無法保證農産品中所含的激素量等是否符合相關標準。據該超市有關人士介紹,在該賣場銷售的來自“農超對接”基地的蔬菜、水果,安全性是相對有保證的,“我們跟農超對接基地有協議,不允許使用催化劑之類的,要植物自然成長。”據其介紹,該公司會監控協議生産基地,所以會較了解農産品種植時使用了哪些農藥、化肥、種子等。但該人士也指出,目前在該賣場裏銷售的農産品,農超對接採購量只佔40%─50%,其它都是來自非農超對接的農産品。

  記者發現,對於進場銷售的蔬菜水果,大型超市的把關也只限于檢測農藥殘留量項目。“我們沒有相關儀器和能力檢測膨化劑和催熟劑。”該大型超市如是説。

  廣州最大的批發蔬菜水果市場每天會對其市場內的産品抽樣200個樣品,該市場有關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他們檢測的項目只有農藥殘留,不涉及其它項目,“相關部門沒有要求,也沒有指引”。

  ■回應

  催熟劑膨大劑允許使用但不得超標

  催熟劑、膨大劑等不在監測範圍內,誰來保證給消費者提供安全的瓜果?對於當前部分國內農産品種植環節濫用催熟劑、膨大劑、激素等,相關部門如何監管?對於那些提供無良技術的“技術人員”該如何懲罰?對於那些亂搞新技術的無良“科研人員”又該如何打擊?昨天,記者採訪了廣東省質監部門,該部門有關人士表示,按《農産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蔬菜水果的質量安全並不屬於該部門的職責範圍。據介紹,農産品質量應該屬於農業部門。

  對此,省農業廳有關專家向消費者釋疑,催熟劑、膨大劑可以使用,但濃度不能超標。據悉催熟劑和膨大劑是通俗的稱法,在業界稱為植物生長調節劑。催熟水果,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乙烯利”。適量的“乙烯利”對人體是無害的,在香蕉等一些水果中,使用“乙烯利”幾乎是慣例。

  膨大劑的情況也與催熟劑相似,目前水果使用的膨大劑主要是CPPU和赤黴素兩種,膨大劑20世紀80年代由日本首先開發,之後引入中國,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目前膨大劑在我國使用很廣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長期實踐證明正常使用膨大劑對人體無害,但日本國內還是取消了膨大劑的使用。

  針對消費者所擔憂的,會不會有部分經銷商和生産者過量使用催熟劑和膨大劑的問題。省農業廳表示:“我們也不排除,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一些水果商想快速催熟水果,用藥比例遠遠超出規定標準。因此,一直在加強這方面的監管。”為防止催熟劑和膨大劑的濫用,無論在生産環節還是銷售環節,農業部門對無證生産或經營催熟劑、膨大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的處罰還是比較嚴厲的。

  廣東省農科院蔬菜所所長羅少波指出,現在監管果菜難度比較大,我國水果生産商販人多而雜,“農業部門只能對果菜是否存在農藥殘留進行監管,對於農産品檢驗這塊政府現在還沒辦法。”

  南方日報記者陳清浩

  ■鏈結

  膨大劑網上價格低廉銷售火熱

  各種種植用的膨大劑、生長激素等在市場上都很容易購買到。記者在淘寶網上發現,“膨大劑”在網上銷售得挺“火熱”。其中一款産自四川的“葡萄專用膨大劑”,宣稱“可使葡萄膨大”,每包售價1.8元,凈含量10ml。據交易顯示,該産品在一個月內售出了210件。另一款名為“強力生根膨大劑”的産品,號稱使根係粗壯、膨大、不定根的形成,促進跟下作物的早熟、多産等。還有一種名為“碩豐481天然蕓苔素”,宣稱能調節花果生長、增産,尤其在果樹保花保果、膨果增色、促進花芽分化,增強樹勢。據交易顯示,該産品一個月內就售出7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