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國際板概念股集體漲停透露三大市場信息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9日 09: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最近,推出國際板的風聲甚緊。昨日,國際板概念股突然集體漲停。那麼,在當前滬深兩市縮量整理的背景下,有關國際板的最新進程,以及相關概念股的集體異動,究竟透露出了怎樣的市場信息?

  概念股集體漲停

  炒作成份大

  5月17日,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王建軍在“2011陸家嘴論壇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推出國際板的條件快要成熟了,目前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受以上消息影響,昨日早上開盤不久,東睦股份、多輪股份、大江股份、萬業企業、聯美控股、陜西金葉、成霖股份等7隻外資參股或控股的個股集體漲停,引爆了市場對國際板題材的炒作熱情。

  國際板的即將推出,有人想到那些外資參股或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將可能從中受益,並由此形成了所謂的國際板概念股。

  實際上,有業內人士認為,雖然上證所在國際板各項規則以及技術工作方面做了許多準備工作,但顯然離“基本完成”相距甚遠。至少到目前為止,國際板的各項規則還未公開過,更沒有向社會公眾公開徵詢意見。實際上,在國際板推出的問題上,社會公眾充滿了異議,如何統一公眾的意見,如何將公眾的意見融入到有關規則的修改當中,還需要足夠的時間。更何況,關於國際板的最終推出,目前沒有具體的時間表。

  據悉,許多國際性公司,包括匯豐控股、東亞銀行、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盛大網絡等,都表達了對在國際板上市的興趣。盛大網絡董事長陳天橋表示,如果國際板開通,盛大會第一時間申請。在此前,匯豐集團首席執行官歐智華也曾表示,匯豐想要成為第一個在上證所國際板上市的外國企業的想法沒有改變,一旦政策明確,馬上就會做出反應。

  但在昨日集體漲停的所謂國際板概念股中,幾乎沒有與以上有意首批在國際板上市的公司有什麼關聯。

  由此,無論是國際板何時推出,還是首批有哪些公司獲批登陸,現在依然無法確定。

  分析人士指出,儘管中國股市歷來有“炒新”的傳統,但這次所謂國際板概念股的集體漲停,沒有實質性的支撐,遊資借機瘋狂投機的成份較大,其中的風險不言而喻。與此同時,過度的投機炒作,也從另一個側面真實的反應了當前市場疲弱的本質。

  給A股帶來

  短期利空中期利多

  最近,上證指數在2800點—2900點之間窄幅縮量整理,糾結的市場情緒日趨濃厚。有觀點認為,有關國際板即將推出將對A股主板的影響偏空,成為導致短期市場走弱的主要因素之一。

  對於A股市場來説,很多投資者都擔心國際板的推出極有可能分流目前主板的資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在世界500強企業與國內同行業上市公司中進行比較的話,拋棄A股投資國際板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實際上,儘管國際板還沒有推出,因此還談不上分流,但從最近機構或股東大幅減持,手握重金,伺機而動的現狀看,形成了一定的“擠出”效應。

  據國都證券研究所測算,上周基金平均倉位大幅下降,全部基金近乎一致減倉,高倉位、超高倉位水平基金數量明顯減少。具體而言,開放式偏股型基金(不包括指數型基金)的平均倉位上周下降了3.09個百分點至74.29%。經過一個月的調整,目前公募基金的整體倉位已經達到了歷史均值附近,前期累積的高倉位風險已經得到了明顯釋放,這意味著基金有較充裕現金。在世界500強企業即將登陸國際板的背景下,這些注重價值投資和優質配置的機構手握重金,其用心值得關注。

  除資金分流之外,與世界500強企業相比,目前已經跌得很便宜的A股估值可能再次被拉低。此外,國際板的估值會不會“入鄉隨俗”,像目前A股這樣高價發行也值得關注。國信證券分析師昨天對本報記者表示,如果國際板的發行價格參照海外已上市交易的股票估值水平,那麼A股市場上那些高估值個股必然會遭到衝擊。

  當然,國際板以人民幣計價利好中期A股市場。

  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面臨擴容壓力,國際板是A股國際化的重要舉措。參照國際化市場,未來國內可以催生積極的股市政策,對市場和藍籌股均有一定正面影響。人民幣計價相比美元計價,進步得多。通過這種制度安排,A股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也有利於更多跨國企業使用人民幣,加速人民幣國際化。

  還有學者指出,今年推出國際板,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宏觀背景,即在全球熱錢洶湧和中國持續升息的大環境下,它可能將成為中國圈住熱錢“池子”的一部分,以緩解跨境資本對中國國內股市、樓市和實體經濟的直接衝擊。

  另外,以人民幣計價的國際板,可方便普通投資者介入,拓寬了投資者的投資渠道。國際板的推出,將令投資者聯想到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上市,A股市場上那些真正外資參股或控股的上市公司將直接從中受益。

  貨幣政策是決定後市關鍵

  從以上分析不難判斷,雖然國際板的推出可能會給A股市場帶來短期資金、估值、信心等偏空影響,但宏觀經濟形勢和貨幣政策的取向才是決定後市方向的根本性因素。

  宏觀經濟數據顯示,4月份CPI為5.3%的,雖然環比增速小幅減緩,但仍處於高位,通貨膨脹壓力未減。有機構預測,5月份通脹再攀高是大概率事件,預計CPI同比增長5.5%左右。

  與此同時,央行決定18日起上調存準率0.5%,旨在對衝4月大幅貿易順差所增加的外匯佔款,回籠市場寬裕流動性。央行年內第五次“提準”,充分體現出決策層應對通脹壓力和流動性過剩的堅定決心。

  更值得關注的是,4月份6.8%的PPI數據,結合進口數據的環比下降、PMI訂單數據雙速回落、及廣交會訂單下滑等情況,表明中國經濟庫存增加、內外部需求同步回落的趨勢已顯現。

  銀根前所未有的收緊,帶來的連鎖反應是眾多中小企業資金鏈更加繃緊,它們中的大多數正面臨一場比金融危機更為嚴峻的考驗,這也已經得到國家部委層面的關注。

  5月初,工信部通知各省市主管部門開展中小企業融資情況調查,據悉,調查涉及中小企業資金缺口、民間借貸實際利率、因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的中小企業戶數等16項內容。

  有媒體報道稱,日前溫州3家老牌企業三旗集團、波特曼(餐飲連鎖企業)、江南皮革,便接連因遭遇資金鏈斷裂而破産或倒閉,並且面臨倒閉的企業面正在擴大。如今的中小企業,比金融危機時面臨的壓力更大。

  4月份,中國企聯課題組在浙江、山東、河南等地進行企業形勢調研時發現,大型企業融資在此次貨幣政策收緊中基本未受影響。但在央行嚴控流動性的情況下,中小企業被迫轉向更為昂貴的“地下金融”市場,許多企業的融資成本上升了10%左右,局部地區的民間借貸利率已經上升至年利率100%的歷史高位。

  目前,貨幣政策大幅收緊,由於抗風險能力差,中小企業已然成為最經不起打擊的群體。有觀點認為,不斷收緊的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傷害不能被忽視,尤其緊縮性貨幣政策帶來的“錢荒”,可能成為壓垮我國中小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整體來看,目前基本面總體呈現出通脹壓力不減、經濟延續回落、流動性續收緊的局面。市場的決定因素和關注力仍將集中于國內宏觀政策的取向,而其核心在於宏觀調控如何在抑通脹和穩增長之間取得平衡。國內通脹壓力仍未得到顯著緩解,政策取向在短期內尚難出現本質變化,在宏觀政策面和資金面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的情況下,兩市股指維持大箱體弱勢震蕩格局的仍不會改變。當然,一旦持續緊縮政策導致經濟下滑過大,並且通脹可控,不排除緊縮政策的放鬆,市場也將由此迎來真正趨勢性的拐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