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10日 10:0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記者謝鵬何柳
在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本週成為新聞聚焦點之際,巴克萊資本公司中國經濟學家常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中美攜手有益於應對全球挑戰”。
常健説,目前針對世界經濟形勢出現幾個“大問號”,包括增長動力從西到東對全球意味著什麼?主要經濟體能不能成功實現自身經濟結構調整?如何解決能源和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約束問題?
她認為,面對這些全球性問題,中美兩國間的合作可能會是一個好的解決之道。比如在解決能源資源約束方面,要想發展新能源産業,就需要大量資本投入。不僅是企業,甚至一國也難以承受這種資金壓力。在這方面,如果中美政府和企業加強合作,也許能獲得明顯進展。
談到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時,常健認為,中國角色的變化正在並將繼續對於兩國互動産生影響:其一,中國正在由“世界工廠”向“世界市場”轉變;其二,中國正在由商品輸出國向資本輸出國擴展;第三,中國也和美國一樣進入經濟結構調整的過程中。
她談到,對於這樣兩個經濟規模全球第一和第二,而發展階段又有區別的國家,其互利互惠的空間是巨大的。同時,她也指出,中美間巨大的債權債務,也是影響雙邊經濟關係的重要因素。
她還認為,不應否認兩國在能源資源領域存在競爭。另外,隨著包括中國在內的主要新興市場國家的崛起,過去以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主的全球經濟議程和決策機制受到影響,這主要需要美方調整適應。正是這些因素要求雙方更多地溝通協調。
關於匯率等中美經濟關係中的焦點問題,常健認為其關鍵不是匯率水平,而是兩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貿易的再平衡。
而對於龐大且較集中于美元資産的中國外匯儲備,她認為存量的多元化不太容易。而對於增量,中國政府可以考慮通過調整貿易機構,減少美元流入,同時擴大民間企業對美投資,增加“流出”。在此方面,美國也應意識到,進一步放開對中國在美直接投資的限制,有助於解決兩國間的失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