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07日 07: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全世界人口將可能在本世紀末超過100億——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5月3日發佈《世界人口展望2010修訂版》稱。
增長的人口為生産發展提供勞動力,但同時也引發糧食和水危機。100億這個數字後面,是憂還是喜?
人口“紅利”之“機”
“人口紅利”指一個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所佔比重較大,撫養率較低,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的人口條件。它並不意味著經濟必然增長,但勢必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推助劑。
二戰後美國出現“嬰兒潮”,後來成為“興旺的一代”。數據顯示,“人口紅利”對1970年至2000年的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高達20%。
近年來,金磚國家中青壯年人口比重達60%以上,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與“人口紅利”息息相關。
高盛證券研究報告指出,超過1億的年輕人口將是巴西未來30年的最大本錢。而在印度,勞動人口平均年齡僅為27歲,有分析表示,在未來5年內,由於人口結構年輕化,印度GDP的年均增長可達到8.8%。
中國的“人口紅利”被看做是推動全球經濟復蘇有力的“興奮劑”。世界經濟呈下滑趨勢之時,近幾年中國的經濟平均增長率都接近10%。2009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2.35%,保證了經濟增長中的勞動力需求。有研究機構表示,中國經濟增長的27%來自“人口紅利”。
人口“負債”之“危”
“紅利”很多情況和“債務”相對,人類在享受“人口紅利”豐厚回報的時候,也必須面對人口“負債”。
美國《公民時報》把世界人口增長與一系列“全球緊張指數”聯絡起來:隨著人口增長,人類活動和污染導致極端天氣頻繁出現;森林、土地等資源被毀,沙漠化日益嚴重;農民大量涌入城市,貧民窟數量激增;食品價格飛漲,導致30多個國家發生抗議和騷亂。
相比于正在享受“人口紅利”的部分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大多面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難題,即人口“紅利”過後的“負債”。
日本政府一項新調查顯示,要維持良好的社會結構,最理想的狀況是每對夫婦生下2.48名孩子,但2008年,每對夫婦的生育率平均只有1.37。人口減少意味著無人勞動,無人消費,這樣的情況下,經濟復蘇仿佛癡人説夢。
類似日本,歐美發達國家明顯出現了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為了滿足勞動力需求,一些國家開始延長老年人工作時間、退休年齡。歐洲是老齡化最嚴重的大陸,世界上25個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中有23個就在歐洲,而這种老齡化的區域性地位將持續下去。
人口問題之“結”
一方在享受人口“紅利”之甜,另一方在承受人口“負債”之苦。人口增減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究竟該如何看待?
聯合國相關報告則認為,影響經濟增長真正重要的是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人口增長能否與社會發展相適應才是癥結所在。
中東的“青年膨脹”和歐洲的“老年膨脹”現象暴露出部分發展中國家尚未解決好教育和就業問題,歐洲經濟則發展乏力,人們的福利無法像以前那樣維持。
人口“紅利”漸行漸遠之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直面人口“負債”。瑞典學者鮑威爾認為,人口問題最終還是要靠發展來解決。
近年來,專家們提出“改革紅利”、“制度紅利”等理論,即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勞動力素質,挖掘“人口紅利”的潛力;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應對人口老齡化;延伸勞動力供應鏈條,進行跨地區、跨國界的人力資本配置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