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資訊 >

銀行業金融債發行潮暗流涌動 合計規模近4500億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29日 07:3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盧先兵

  信貸緊縮,吸存困難,同業市場拆借利率高企……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向穩健以來,在商業銀行市場引起一連串反應。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負債資金來源問題,一股暗潮正在銀行業涌動,半數上市銀行謀劃金融債發行事宜。之所以選擇金融債,在於其低利息成本以及無需繳納存款準備金的雙重優勢。

  近期,交通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等相繼發佈金融債發行計劃或赴港人民幣債券發行議案,共同目的均在於籌集穩定的中長期資金,降低負債成本。記者初步統計,此7家銀行的預發金融債(含香港人民幣債券)共4476億元。

  “提交股東大會討論,獲得授權後能方便公司及時向監管層申請發債,節省了走程序的時間。但能否成功發行還得看監管層的態度和調控目標。”興業銀行人士對記者表示。

  部分銀行的闖關成功為眾多申請者提供了想象空間。3月18日,東亞銀行(中國)第一期20億元金融債券成功發行,拔得2011年商業銀行金融債頭籌。

  按目前監管規章,金融債券募集資金用於貸款投放可不計入存貸款比例,業界擔憂有違信貸調控嫌疑。國泰君安高級研究員伍永剛認為,為控制通脹和信貸過快增長,監管應將金融債納入存貸比統計口徑,也可單獨監控金融債募集資金用途,限制其用於信貸投放的比例。

  “輸血”替代品

  銀行需要籌集成本較低的中長期資金,替代到期的協議存款,金融債券是良好選擇。

  金融債受到商業銀行的青睞,在於其獨特的屬性優勢。

  某股份行人士稱,金融債屬於商業銀行發行的一般負債,遇公司破産清算,其償還順序一般居於發行人股權、混合資本債券及長期次級債務之前。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四萬億”財政刺激政策的出臺,促使銀行瘋狂放貸,2009年9.7萬億元的天量信貸規模,超過2007年與2008年兩年之和。“抽血”過多,存款“輸血”無法接濟。

  由此,拉存款成了商業銀行2010、2011年工作日程表中的頭等大事,然而,上市銀行2010年報顯示,截至去年末,16家上市銀行中有8家銀行的存貸比在70%以上,其中,招商銀行的存貸比最高,達到74.59%,距離75%的監管標準僅一步之遙。

  一家股份行公司業務人士稱,各家銀行都在拼命衝存款,但存款業務增長畢竟有一個過程,受網點、電子銀行渠道、産品設計、營銷能力等多種限制,不可能一蹴而就。並且,在月末、季末、年末等監管考核時點,諸多銀行以多種手段變相“高息攬儲”,拉存款的成本很高,並且資金不穩定,不利於發放中長期貸款。

  協議存款就成為部分銀行吸收負債的一種方式。興業銀行在相關公告中披露,2011年-2013年,該行協議存款將有大量到期,分別為11億元、110億元、290億元。

  一家城商行人士表示,為保持資産負債結構的相對穩定和進一步優化收支結構,銀行需要籌集成本較低的中長期負債資金,以替代到期的協議存款。

  一般來説,商業銀行的資金有三個來源,即吸收存款、向其他機構借款和發行債券。在中長期負債資金來源中,金融債券是替代協議存款的良好選擇。

  金融債券成為商業銀行可以運用的融資工具前,由於市場上中長期負債資金品種較為單一、成本較高、來源匱乏,導致銀行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中長期資産負債結構錯配現象,存在一定的利率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2005年5月,央行發佈《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金融債券發行管理辦法》,自此,金融債券作為國內商業銀行中長期負債資金來源的創新品種,改變了以往商業銀行主要依靠吸收存款籌集長期資金的局面。

  疾行後冰凍

  興業銀行扮演了金融債發行激進者的角色。該行未到期存量規模佔市場總量的55%。

  興業銀行計財部總經理李健表示,由於發行金融債所募集的資金不用繳納存款準備金,今後也不用繳納存款保險,資金可以百分百用於業務拓展,優勢十分明顯。

  2005年以來,興業銀行扮演了金融債發行激進者的角色。據統計,興業共發行五期金融債,總額650億元,未到期存量規模480億,佔市場總量55%,是金融債券發行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

  興業銀行董辦人士稱,與定期存款、協議存款等負債品種相比,金融債具有低成本優勢。該行金融債券的發行利率,除2008年第一期由於特殊市場環境原因稍高外,其他各期均低於同期定期存款利率和協議存款市場利率,再考慮免交存款準備金因素,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籌集資金的方式節省的財務成本十分可觀。2005年,興業所發3年期金融債利率僅2.15%。

  據記者統計,2005年金融債放行至2010年底,浦發銀行、招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上海銀行等8家發債主體共發行25隻金融債券,金額總計1426.2億元。

  從發債主體來看,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是金融債券發行的主力軍,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目前還沒有涉足金融債券發行領域。

  除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在2008年、2009年分別發行了100億元的金融債券,其餘1226.2億元的金融債券都由股份制商業銀行來完成發行。從發行年份來看,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各發行主體分別發行270億元、310億元、446.2億元、300億元、100億元金融債券。從發行期限來看,3年期和5年期為金融債券的主流發行期限。經過5年的快速發展後,2010年商業銀行金融債發行議案無一獲批,興業500億元的發行計劃亦無果。浦發銀行曾于2009年中期計劃于2010-2011年發行不超過300億元的金融債,但至今一直未能成行。

  瞄準“低息”香港

  7家銀行提出了最高近4500億元的金融債發行計劃,其中6家明確表達了赴港發行的設想,原因在於香港發債利率相對較低。

  不過,今年首單商業銀行金融債的成功發行,或許預示著今年監管層已打開了一道口子。

  3月18日,東亞銀行(中國)發行2年期限的固定利率金融債券,金額20億元,票面利率為4.39%。

  東亞銀行在募集説明書中稱,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用於優化資産負債匹配結構,增加穩定的中長期資金來源,置換短期同業拆借資金,降低流動性風險。

  監管層對外資法人銀行金融債放行,令中資商業銀行信心爆棚,甚至連以前從未參與金融債的國有商業銀行也加入申請金融債發行的行列。

  記者統計,年初以來,7家上市銀行發佈相關公告,申請股東大會授權董事會在1年、2年或3年內發行額度不等的金融債,包括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

  按照計劃,中國銀行擬發行不超過最近一期經審計的總資産值1%的普通金融債券,按照2010年底其104598.65 億的資産總額計算,預發額度為1045.99億元。

  據招行公告,其在未來三年內(2011-2013年)發行金融債券的餘額擬不超過負債餘額的10%,負債餘額按上年末人民幣負債餘額數核定。按2010年底 21473.30億元總負債餘額估算,2013年末其金融債餘額最高將達2147.33億元。

  興業、華夏、交行、民生、北京銀行的預發金融債(人民幣債券)規模分別不超過500億元(2012年底)、300億元、200億元(2012年底)、182億元(2013年底)、100億元(2013年底)。

  記者注意到,7家銀行中除中國銀行外,其他6家明確表達了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設想。

  深發展副行長陳偉對本報記者稱,金融債發行對銀行業務增長有很大好處,尤其是在香港發債的利率相對較低,深發展內部也在做發債論證。

  北京銀行專門為此出具了一份《關於赴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分析報告》。根據以往發行情況,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利率較同期境內金融債券的利率低平均約65bp,其中,2008年8 月進出口銀行發行的香港人民幣債券和境內金融債券的發行利差更是達到了130bp,融資成本優勢明顯。

  存款替代雙重誘惑 上市銀行4500億金融債計劃 魚貫而出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加快,香港地區的人民幣存款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1年2 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總額已達到4077億元,同比增長5倍。

  自2007年7月至今,財政部、境內金融機構、境內企業共發行人民幣債券、存款憑證共計約1200億元,僅佔2011年2月末香港人民幣存款的29%。

  根據香港銀行公佈的數據,2010年末香港人民幣6個月定期存款利率為0.8%,活期存款利率為0.5%,均遠低於內地同期存款利率。

  “在存款收益率較低的情況下,香港的個人和機構會歡迎人民幣債券的發行,並能接受較低的票面利率。”北京銀行認為。

  截至目前,境內銀行已有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匯豐銀行(中國)、東亞銀行(中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總融資額為460 億元人民幣,單筆融資額在10億-50億元人民幣,融資期限在2-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