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悄悄“瘦身”或將大流行
在CPI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漲價”二字頻頻觸動消費者神經。如果説“豆你玩”、“蒜你狠”、“姜你軍”已然掠過,尚存在循環週期,那方便麵、餅乾、白酒以及奶粉的價格變動顯然寄望如“油不得”“糖高宗”“蘋什麼”一般,有起無落,成為消費者不得不接受的事實。
雖然部分品牌在發改委約談之後,迫於公眾壓力做出不漲價的承諾,但南都記者發現,康師傅、卡夫、蒙牛等知名品牌的旗下産品都依然悄悄“瘦身”。業內人士指,在不知不覺間通過改變包裝容量“變相漲價”的做法行業皆知,且在食品領域更為多見,“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形式多不為消費者所察覺,相對隱性的漲價模式比直接提價要容易接受得多。”
變相漲價潤物細無聲
在全國工商聯農業産業商會、烘焙業工會、水産業商會、醫藥業商會、紡織服裝業商會等24家商會聯合發出《保供應、穩物價、促和諧》倡議書,在康師傅、一幹日化及白酒企業均表示暫不漲價的背景下,有品牌悄然“瘦身”,減量卻保持原價?昨日有報道稱,康師傅的每日C系列、伊利的冰工廠、蒙牛的紅棗酸奶、卡夫的奧利奧等品牌均涉及頂風“變相漲價”。
“康師傅每日C系列産品橙汁、紅葡萄、水晶葡萄、黑加侖及紅芭樂都已更換新包裝,每瓶容量由500毫升減為450毫升,售價仍維持原先的2.5元。”南都記者走訪超市發現,康師傅鮮每日C目前在售規格仍為原先的500毫升,但康師傅方面已向本報確認,早在今年2月便實現換裝,500毫升規格的應為超市存貨,未來均將是改小容量的包裝。“飲料包裝需要緊隨時尚,因此我們多在每年年初加以改變,不存在近期頂風漲價之説。”
而伊利冰工廠的山楂爽和冰片蜜桃在仍維持1.5元的情況下,分別比去年少了6克和13克,伊利方面稱,該次調整是由於此前冰工廠規格要比業內其他品牌大,目前只是不再採取“加量不加價”的促銷,改回業內同樣規格而已。
事實上,“瘦身”顯然並非以上兩種品牌的特別手法,日前便有消息稱鄭州的花花牛酸奶由200克縮到180克。而南都記者走訪廣州本地市場發現,通用磨坊旗下的灣仔碼頭1380克拉鏈裝水餃已縮水至1320克,百事旗下的樂事罐裝薯片已從120克縮減為110克,卡夫旗下的奧利奧繽紛雙果味餅乾318克三盒裝相比此前118克的單盒,也每盒少了12克,蒙牛紅棗酸奶則也從1.5千克縮減到1.2千克。但以上品牌的變化均是“潤物細無聲”,不僅消費者平素未曾特別注意,甚至蒙牛相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無法確切記起旗下産品縮水的具體時間。
其他品牌或會跟進
“即使是從全球範圍看,在過去的每一個經濟下滑週期中,那些無法採取其他操作手法的産品,如服裝和家電等,往往提前發佈提價預警,其他企業通常會以降低産品大小、數量等方式變相漲價。”業內人士唐海(化名)表示,該手法在食品飲料行業尤其盛行,方便麵領域的“瘦身”就已經過不止一輪。“早在2007年康師傅、統一、今麥郎等10多家聯手調價被發改委制止之後,康師傅便使出此招,將紅燒牛肉麵從90克減重到85克。2010年康師傅、統一又故技重施,大部分産品平均減重5克左右,價格維持不變。”
南都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可口可樂就率先將旗下易拉罐産品由355毫升縮水至330毫升,帶動百事可樂及一幹啤酒品牌的瘦身之旅。如今不僅易拉罐裝啤酒也從355毫升變為330毫升,以前640毫升標準裝的瓶裝啤酒同樣鮮見蹤影,550-600毫升的包裝則成為主流。而在去年同一時期,新包裝的統一鮮橙多由500毫升變為450毫升,雀巢原葉換裝後也從500毫升減至480毫升。唐海告訴南都記者,與易拉罐裝目前已基本調整至330毫升完畢不同的是,PET瓶裝的飲料出現多種規格,有600毫升、550毫升、500毫升、480毫升和450毫升五種,最大與最小規格的差別高達1/3,令消費者分外困惑。“大體的規律是,茶飲料的包裝較大,果汁飲料的較小,若細分市場的壟斷品牌調整了規格,過段時間其他品牌多會跟進。”
奶業不漲價宣言仰仗奶源價格
“原材料價格上漲,市場競爭激烈,是不少商家選擇隱性漲價的主要原因。”東方艾格飲料行業分析師陳靜表示,以含糖量高達30%的每日C系列為例,食糖價格已從去年同期的5270元/噸漲至現在的7346元/噸,漲幅近四成。“而低濃度果汁佔果汁市場鋪貨量的80%,競爭激烈,為維持市場份額,一般企業都不敢輕言漲價。相反,‘減量’手段較為隱蔽,不易察覺。”
成本是無論廠家還是分析師均一再提到的隱性漲價的原因。記者了解到,三元、伊利、蒙牛、光明、多美滋、燕塘、風行、雀巢、現代牧業等35家國內乳企,日前響應中國奶業協會的號召,集體向消費者做出不漲價承諾,稱將通過改進生産經營管理、優化産品結構等方式化解成本上漲壓力,在獲得合理利潤的同時,維護乳製品市場價格基本穩定。但恰如發改委約談康師傅等企業之後,其作出的不漲價承諾一樣,無人確知這一承諾的時效性。蒙牛方面向南都記者表示,這一不漲價宣言是以奶源的價格不變為前提的,而從去年三季度至今,奶源漲幅已達10%-15%。“終端的價格始終會隨著成本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去年綠豆價格暴漲,蒙牛旗下以此為原料的綠色心情雪糕就不可能不漲價。”如此的説法,似乎為在不漲價的承諾之下,未來的價格變動埋下伏筆。
“國際原奶價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直有所攀升,但近2個月略有下降。”曾任恒天然中國總經理的郭學研向南都記者表示。而唐海也告訴南都記者,雖然不排除飼料等環節的成本上升,但總體來説本地奶源價格上漲理由不夠充分,一則馬上進入牛奶産奶的高峰期,奶源相對充足;二則在本次乳企的重新洗牌過程中,大部分小企業出局,原先的收奶量全部空出;三則從目前的政府支持農牧業發展勢頭看,給予奶牛養殖戶的補貼和支持力量加大,規模化養殖的效果也逐步體現。“因此半年內奶源價格出現重大變化導致終端價格變化的可能性極小,而從康師傅一再提價方便麵,毛利率下跌幅度更大的飲料業務卻漲幅極小,或只採取隱性漲價策略的情況看,敢於直接提價的品牌無疑是與在該領域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不無關係,是否漲價只不過是市場表現是否強勁的體現而已。”
南都記者了解到,在洗護髮領域佔70%市場份額的寶潔、歐萊雅、漢高等8家日化企業上月在西班牙被處罰5000萬歐元,稱其結盟操縱價格長達20年,本月聯合利華和寶潔又因操縱洗衣粉價格受歐盟反壟斷機構處罰。早在2007年發改委打擊方便麵企業聯盟漲價時便有兩種聲音傳出,一種是拍手叫好,另一種則認為此種非資源性産品的小幅價格變動是正常的市場行為。對於一輪又一輪的食品飲料企業“瘦身”,也有意見認為應加以制止和約束,以免出現一面發改委約談控制基本民生産品的價格,另一面企業變相漲價的局面。“但總的説來,這是企業的權利,同時也是一種正常的市場行為,消費者應理性看待。”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博士馬光遠對媒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