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發佈時間:2011年04月14日 10:0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在全球經濟危機衝擊下,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保持了經濟的穩定發展,領跑世界經濟走出危機的陰影,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金磚國家憑藉其人口數量、經濟規模、資源總量及市場潛力等方面的優勢迅速崛起。
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都是世界舉足輕重的地區強國。金磚國家正逐步加強參與全球治理並成為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體現了當代國際力量對比的量變和質變進程。
全球範圍合作目標明確
在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問題上,金磚國家以G20峰會為主要平臺與發達國家進行磋商,致力於推動現行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努力促成儲備貨幣多元化、主要貨幣匯率相互匹配、完善有效的金融監督、預警及救助的全球金融安全網。金磚國家支持金融穩定理事會和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就防止金融市場系統風險及金融機構穩健運營的一系列標準和準則,並積極著手在各自國內監管制度中運用這些標準和準則。
金磚國家一致反對以各種形式體現的保護主義政策傾向,特別是在貿易和投資領域。支持WTO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的持續深化。金磚國家在加強與發達經濟體的協調及合作以促進雙邊貿易和投資的同時,敦促發達經濟體遵循其推進貿易自由化的承諾,減少其貿易保護主義政策措施,取消針對發展中國家産品出口的非關稅壁壘。
金磚國家積極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歡迎坎昆會議達成的成果,並期望2011年的南非會議能夠獲得更大進展。金磚國家成員堅持“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以《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京都議定書》締約方大會為主要談判平臺,促成發達國家就《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目標做出明確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承諾,發展中國家則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採取自願減排行動。
經貿合作與交流空間大
金磚國家成員之間的雙邊貿易額增長迅速,各自在對方國家進出口貿易的所佔比重上升較快,甚至超過雙邊官方的設定目標。可以預計,今後相關國家之間經貿合作仍有巨大空間。為促進經貿合作深入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落實具體措施:
1、推動貿易實現本幣結算。考慮到當前主要國際貨幣的匯率穩定性不足及其給各方相互間貿易帶來的不確定性,金磚國家有必要在貨幣合作方面進一步加強合作,推動相互間貿易使用本幣進行結算,以此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提供便利。這不僅有利於相互貿易的發展、減少企業風險,而且有利於推動國際貨幣體系的改革。
2、加強金融領域合作。為防範全球性金融風險,金磚國家有必要做出探索,比如,將各成員國貨幣納入本國貨幣儲備,最終形成金磚國家超主權貨幣。設立金磚國家經濟發展委員會,建立發展基金以及互助和開發銀行,為具有重要發展意義的重大項目提供融資,推動各國能源、基礎設施、教育、科技等涉及國民經濟重要産業和民生領域的大型項目建設。構建對彼此開放的債券和金融市場,等等。
3、深化金磚國家資源能源合作。金磚國家之間在資源能源領域有非常強的互補性,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各方應該就如何深化資源能源合作、如何保持該領域的合作對各方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建立資源能源合作法律框架等進行戰略規劃。進一步加強在能源開發以及新能源技術創新等領域的合作。
4、推動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金磚國家在很多領域具有較強的互補性。迄今為止,中國與印度已經完成了自由貿易協定可行性分析報告,與俄羅斯正在開展貿易便利化進程,與南部非洲關稅同盟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談判也在進行當中。為了更有力地挖掘貿易潛力,金磚國家可以就自由貿易區進行談判。
5、促進金磚國家相互投資便利化。金磚國家近年來的對外投資活動正處於蓄勢待發階段。金磚國家市場和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仍然較為滯後,具有很大開發空間,許多産業也處於發展初期,存在大量投資機會。與此同時,金磚國家各成員國的企業優勢具有較強互補性。為此,金磚國家應該就建立一個有利於成員國企業相互投資的共同法律框架進行討論,減少投資壁壘和審批程序,促進投資的便利性和有效性。
6、加強民間文化交流與合作。金磚國家還需要更多不同形式和層次的對話與交流,以促進和加深相互理解。
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待加強
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基本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呈現出議題聯盟、組合多變等特點。除了各種形式的雙邊戰略夥伴關係外,目前較有影響的多邊對話協調機制有:中俄印外長和首腦會議,印度-巴西-南非三邊對話論壇(IBSA),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的金磚國家峰會,巴西、南非、印度和中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組成的“基礎四國”(BASIC)。這些合作機制均依託于某些全球性或地區性議題,體現了金磚國家積極參與地區與全球事務的態勢。
但是,一些國家對金磚國家峰會等多邊合作機制尚存疑慮,特別是金磚國家集團能不能代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問題,以及不同成員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分歧。所以,金磚國家的機制化建設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有通過加強機制化合作,才有望加快把自身的經濟力量轉化為政治影響力的進程,在二十國集團、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制中取得更為平等的影響力,推動國際秩序更加多極化、公正化和民主化。